“中国文学走出去: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在上外举行

索取号:G0061302000-2013-0424发布时间:2013-10-31浏览次数:258设置

(摄影 / 胡欣华)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

 

20131023下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文学学科专场学术研讨会是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汉学家、莫言作品的最重要英译者——美国圣母大学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多位知名学者应邀担任演讲嘉宾,来自上海市社联、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人民日报》、《社会科学报》、《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东方教育时报》等数家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并就相关概念与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者总数达到两百之众,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旁听者,可谓盛况空前。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 

 

会议由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宋炳辉教授主持,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谢天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体武教授分别致大会开幕词。谢天振表示,此次会议的目的是集合中外学者的智慧,一起探讨中国文学、文化和学术精品如何“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文化输出与文化侵略,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交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来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世界。郑体武指出,近年来,中国人已不再满足单向地接受外国人的世界,也希望在精神文化领域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外国人能走进中国人的心灵。在他看来,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做好深刻领悟本国文化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培养优秀翻译家等三项准备工作。

研讨会报告分两场进行,在第一场中,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苏州大学的季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的王有勇教授相继从莫言获奖看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意义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为例上海市中华学术精品外译项目设立的意图与目的等论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见解;第二场报告中,谢天振教授从就译介学视角谈中国文化如何才能走出去,透过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分析,与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从文学交流传播中获得的重要启迪。

最后,大家迎来了最尊贵的外宾——葛浩文教授,他以《作者与译者:一种不安、互惠互利,且偶尔脆弱的关系》(Author and Translator: An Uneasy, Mutually Rewarding, Sometimes Fragile Relationship)为题,做了精彩的英语演讲,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张爱玲教授亲自担任了同声传译。

葛浩文用幽默而富有说服力的方式,介绍了他与莫言等中国当代作家的密切联系,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热爱,尤其是通过译者的亲身体验,细致阐述了译者与作者的微妙关系,他表示: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让世界文学成为可能

本次研讨会集合众家之所长,各位专家从各自视角,对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一重大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多层次的交流,他们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和宝贵建议个个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现场气氛热烈,在座师生踊跃提问。最后,会议在各位专家与在座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之中圆满结束。(文学研究院 张聪)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