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校党委书记姜锋:不忘初心 坚持多语种发展特色 努力践行文化自信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6-09-22浏览次数:2892设置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编者按】2016年9月14日,上海高校秋季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和上海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围绕切实加强和改进上海高校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提升上海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对下半年上海高校党建和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做了部署。常务副市长应勇、副市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校党委书记姜锋代表上外发言,以下是发言内容:

 

不忘初心 坚持多语种发展特色

努力践行文化自信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姜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了“四个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教书育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重要使命,文化自信无论对学校发展还是对人才成长都具有核心意义。

一、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践行文化自信提供思想引领、政治保障

文化自信既是核心理念,也是根本事业。践行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深刻认识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自身特色办好大学。近几年,学校不断强化“国家队”的责任意识,发挥多语种多学科优势,确立了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方向。在这过程中,学校始终着眼于党建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特色性,坚持把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与师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切实履行“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的职责使命。积极提升领导班子理念引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勤政廉政能力,致力做到开展调研事无巨细做决策轻重缓急落实工作全力依靠群众高度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全校党员干部的规矩规则意识

今年7月,学校顺利召开了十四届党代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办学方向:一是着力培养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全球治理和维护国家利益所需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二是主动参与构建“有益滋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全球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三是大力建设以区域国别、全球治理研究为特色的新型智库;四是积极参与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方向明确、目标清晰,为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践行文化自信开辟新路径、搭建新平台,使“学校的权力为学校发展运行,资源为师生发展投入”;全校进一步形成“谋发展不谋恩怨,谈工作不谈是非”的共识。全校风清气正氛围的进一步形成为践行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

二、实施“多语种+”战略,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把多语种办学特色与学生形成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密切融合,确立了“三个工作着力点”:

一是着力构建“外语院校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为学生形成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打造思政教育新平台。始终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开设多语种《中外时文选读》等课程、举办多语种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多语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力求把思政教育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把外语专业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有机结合,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教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切实增强了学生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是打造21个语种的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为学生践行文化自信构建传播平台。学校推出了21个语种的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着力打造“办网”“育人”和文化传播融为一体的多语种特色平台。由师生撰写的大量多语种文章,不仅具有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质,而且符合语言目标对象国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上外多语种网站群受到中央领导和上海市领导的肯定。此外,学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是英国FutureLearn平台上的中国第一门上线课程,170个国家、15000多名学员在此平台上进行交流。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的网络时代特色,中外师生在此互学共进,在实践中提升了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了师生的全球话语能力能力的打造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基础。

三是培养“多语种(区域和国别通才)+专才”的外语特色复合型人才,为学生践行文化自信搭建学习平台。学校在“诠释世界、成就未来”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围绕“会外语、国别、懂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区域和国别通才)+专才”的外语特色复合型人才上外开设的多语种复合型人才特色班,已经或即将为国家外事外交外经贸机构、国际组织输送一批优秀毕业生。以多语种国际新闻班为例,所培养的学生在进行全球报道时,充分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引起外媒和公众的关注受到政府和新闻外宣等媒体机构的充分肯定和欢迎有用武之地就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三、参与构建以区域国别+领域研究为导向的全球知识体系,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

上外把多语种优势与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国际学术共同体建设有机结合,学者用中国视角观察世界、以中国立场分析世界,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观点、中国方案,积极践行文化自信。

着力建设新型高校智库,撰写上报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上外拥有“中东研究所”近30个特色研究中心和区域国别基地。多语种国际舆情中心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在全国直报点中舆情报送总分排名第一多语种数据库建设为报送高质量舆情信息蓄势增能。据市教卫工作党委统计,截至目前,2016年各类决策咨询类信息录用分和信息录用总分都名列前茅一些决策内参获得了中央领导批示。智库建设使上外学者形成以中国立场和视角观察分析世界风云、全球事件的能力,把世界纳入了“中国故事”,使“中国故事”有了世界意义;智库成果又反哺学科,增强了学校特色和学术优势。

积极打造“上外国际学术共同体”,引导境外学者和学生传播中国文化自信正面形象。学校积极参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尤其注重与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共建科研团队或学术平台,形成“国际学术共同体”。近期,由上外接洽举办的全球治理国际会议、二十国集团学术研讨会、欧洲难民问题研讨会、北约议会代表团来访等活动,集聚了全球高层次学术资源,展示中国文化自信形象。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中国学”硕士项目,开设了《中国文化经典导论》等蕴含深厚中华文化积淀的课程。同时,上外把留学生和外专积极纳入上外区域国别研究体系,组建“上外海外田野调查队”使其形成学术生产力,参与到传播中国文化形象、扩展中国文化自信的队伍中来。

     对于践行文化自信,主要体会有两点:一是要注重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好党委的思想引领和对学校事业的整体推进作用,方向定了,劲往一处使,自信就有了基础;二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聚集师生智慧、激扬发展力量、分享发展成就”,成果有了,自信就有了支撑。积极营造全校上下一盘棋的良好氛围,以高度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