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思政创新年”工作交流之七:德法兼修 心怀天下 依托“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开展特色育人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7-12-11浏览次数:1582设置

  • 涉外法律实务导师聘任仪式 【摄影 | 】

  • 实验班学生海外交流 【摄影 | 】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中与外国友人合影 【摄影 | 】

  • 归国学生心得分享 【摄影 | 】

  • 普法活动进校园 【摄影 | 】

  •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开班典礼 【摄影 | 】

  • 实验班学生赴印度驻沪领馆学习参观 【摄影 | 】

  • 学院“法意视线”公众号推送归国学子心得 【摄影 | 】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依托“上海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自2013年起成立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家法律规则、精通国际事务与公共事务、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并致力于国际法律服务的涉外法律人才。目前,“实验班”已组建四届,法学院本科生在校期间出国交流比例超过40%。

随着法学院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法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从个体层面,由于计划在三年级出国交流,学生们需要在专业学习外于二年级完成雅思、托福等语言考试,压力大,时间紧,学生个人阶段性目标明确,但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相对较弱;从学校层面,一方面要对在海外交流的学生提供不间断的关心支持,一方面则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海外学习中遇到多元价值观、多元法治思维的交流、交融、交锋时能从容应对。这都对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法学院从问题导向出发,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工作思路,根据“实验班”学生各阶段面临的阶段任务及相应思想动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分层次、全程化科学开展特色思政工作,引领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冲击下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发展变革与发展大势,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坚定“四个自信”, 坚定理想、德法兼修、心怀天下,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斗。

第一阶段:奠基启航,坚定理想

  • 仪式教育,奠基启航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每年2月面向一年级学生开放申请,3月组织选拔,在成员确定后举行开班典礼,由校领导、学院党政领导、专业教师代表及实验班全体同学共同出席。开班仪式上,学校、学院领导为同学们介绍实验班发展历程与目标定位,提出学校的殷切期望与要求;实验班班主任、导师代表、高年级实验班同学代表分别发言,从思政、专业学习与朋辈经验分享等角度帮助学生坚定目标、树立理想,明确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使命。

  • 发动校友力量,全员育人

学院将本科人才培养“三导师制”与实验班工作育人进行有机结合,聘任校外涉外法律实务导师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和帮助。实验班导师均具备海外知名法学院留学经历,并在国内外知名律所任职,同学们借此机会向各位导师学习讨教,在专业研习、职业发展、人生规划等方面都有所增益,并进一步增强了学院归属感,加强学院文化传承。

  • 注重实践,开拓视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院注重培养实验班学生坚定的法治信仰与奉献社会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家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的社会担当,如走进社区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为广富林街道小学生开设“五点钟课堂”提供学习辅导,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宋庆龄故居)开展中英文双语讲解等,使学生真正做到乐于奉献,知行合一。

第二阶段:开拓视野,树立意识

  • 拓宽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进入大二,学院努力为实验班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实验班学生曾赴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参加 “印度宪法之父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并在美国冈扎加大学暑期法律研修班、新西兰怀卡托大学中国法国际研习班、荷兰莱顿大学、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台湾文藻大学等高校来沪访学期间多次参与接待与文化交流,组织了学术沙龙、文艺演出、游览参观等活动,获得了一致认可,为三年级的海外学习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针对实验班开展的“访学归来”讲座沙龙、“涉外卓越法律人”系列讲座也与外事交流活动一道,在提升实验班学生视野,提升其跨文化沟通能力方面打造了重要平台。

  • 行前培训,全方位做好国际交流准备

在实验班学子出国交流前,学院还会组织专场行前动员培训会。培训会除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与鼓励教育外,还会鼓励实验班学生找准自身定位,为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做好充足准备。学院党政领导主讲培训,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有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讲好中国故事,提醒大家在怀有包容心态的时坚守作为中国大学生清晰的道德底线和准则,努力培养自身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与信心,培养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三阶段:负笈海外,关怀随行

根据学习计划,实验班全体同学于三年级上学期赴境外大学进行国外法律研习。学院在每个国家的交流学生中选拔学生党员骨干担任组长,在生活与学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同学们在海外交流同时关注国内外时事,实验班的党员学生还会定期与党组织进行交流,汇报思想,分享收获。

在学生出国期间,学院对交流中的学生持续关注、紧密联络、内外联动、师生一心,密切掌握学生们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使身处异国的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祖国的关怀。2016年新西兰发生大地震,学校和学院第一时间联系到正在当地交流学习的学子,了解学生安全状况,送上关心与问候,体现了学院“不论何处,确保你安好”的决心和人文关怀。

同时,出国交流同学根据国家分组,在当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或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华文化在匈牙利的发展和传播”, “中美大学校园健身体育运动设施对比研究”到“中荷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比研究”等等,学生在实地考察中锻炼创新思维、研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更好地了解世界,理解中国。

第四阶段:沉淀升华,放眼天下

三年级下学期,实验班学子在一个学期的境外交流结束后顺利返校。学院及时举办归国心得交流活动,由归国学生讲述、分享其在国外的学习、生活、见闻、心得,对学弟学妹提供中肯切实的建议。同时,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法意视线”对学生的交流体会进行图文并茂的推送分享,并将学生在国外交流期间的优秀论文汇编成集,在总结中借鉴优势、发现不足,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中国几千年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法学院针对“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学生发展规律与阶段特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德法兼修为要,在国际化背景下深入、科学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中外文化与法律交流的使者和桥梁,不断提高涉外卓越法律人才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家国情怀与大局意识,激励广大学生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勇于担当重任、开拓实践,做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