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SISU教学院系篇之十:国教学院课堂教学为先 第二课堂跟上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7-12-11浏览次数:950设置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国际教育学院将“上好每一堂课”作为信念,坚持拓展第二课堂,对接“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努力培养“高素质语言类应用型人才”。上外国教学院拥有一批教育教学专家,他们致力于以教学滋养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带领学院不断深化教育内涵,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为先

上外国际教育学院立足本校,研究、发掘并努力传承学校和学院教学优势特色。国教学院重拾上外语言技能传统,强调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要求语言教师“集体备课”。同时,在教学法领域实证研究基础上,总结特色和优势背后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框架,为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外国教学院重视课堂教学,也强调教学反思,已连续举办四届“教学展示”活动,研讨课堂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校本研究”“教学中的思辨能力训练”“翻转课堂”“毕业论文指导”等主题的交流和展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并成为学院教学的品牌活动。学院同时倡导全程化、立体化、综合化的能力培养模式。全程化,是指将学生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的全过程,教学活动以能力和思维培养为重心;立体化是指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得每个学生的能力结构都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全面的专业素质;综合化是指培养学生在语言技能、创造性思维、文学欣赏、文化理解、交流沟通、小组合作、组织协调、乃至面对困难、忍受压力等方面的能力。例如精读中的课堂陈述和角色呈现就涉及多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方面有着敏锐的意识,并落实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二、第二课堂跟上

上外国际教育学院依托传统的“英语角”“英语短剧大赛”“英语演讲比赛”“中华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将专业学习延伸到了课外的语言和文化体验之中。

“英语角”是2009年创设并启动的,该项目的初衷是为了给英语专业的新生提供更多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英语角”由室内走向室外,从“国教”走向“上外”,再延伸到松江大学城所有高校。目前,“英语角”固定在每周四下午五点开始,有志于提高英语口语和结交朋友的同学相约于上外松江校区一教楼西侧拱门处。随着“英语角”的主题深入和内涵提升, “英语角”发挥着更深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同时,学院通过设置主题、任务,通过实现参与人员的多元化,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堂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内化。同时,对“英语角”活动开展理论探讨与研究,诸如参与主体语言变化轨迹的探索、“英语角”各类语言现象的诠释、“英语角”组织管理的模式探讨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链接。

“英语演讲比赛”是上外演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外国教学院的演讲课程效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而英语演讲比赛也展现了上外学子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机敏思维。国教学院2016年承办了上外教务处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英语演讲比赛”。学院领导和师生齐心协力,精心筹备,勇于创新,推动了比赛的持续发展。以口言心,每次演讲都始于对自我的探索。以言践行,每次演讲更是一次行动—传播优秀思想。

“英语短剧大赛”是学院一年级学生中的传统节目,每年5月底举行。在一年级英语教学组的精心组织下,各个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在快乐的集体演出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学生纷纷表示,在参与短剧大赛过程中有许多收获,不仅大大提高了英语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增强了班级之间的凝聚力以及师生的情谊。

“中华文化节”是上外国教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结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定期策划组织的大型活动,以“感受国学魅力,传承民族之魂”为主题,通过各地方言视频、民俗文化介绍、民俗文化代言人选拔等线上环节和灯谜会、游园会等线下环节,让全校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更将民俗学等专业课课堂搬到了活动现场,让学生代言人演绎和表达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寓教于乐,赢得全校好评。

上外国际教育学院在积极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中,全力营造“课堂教学为先,第二课堂跟上”良好氛围,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和院风的形成,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校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贡献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