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SISU校庆“学在上外”主题征文作品展 | 我与上外的20年情缘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9-11-15浏览次数:157设置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2019年12月,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将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为更好地回顾学校70年办学历程,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和奋进精神,现将“学在上外”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出。

李润京 东方语学院 朝鲜语专业 韩国外教

我是一个韩国人,是一个上外的学生,也是一个上外的老师……我的“名牌”是不是很多?好吧,让我来说说我与上外的二十年不解之缘吧。

朋友李晓康

1997年,第一次来到上外参加短期语言进修班,当时是以学生的身份在上外学习汉语。岁月如白驹过隙,20年后,我又以老师的身份再次来到上外。

参加上外短期进修班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英韩专业的中国同学,他就是国际教育学院的李晓康老师。当年,我们一个是学汉语的韩国学生,一个是学韩语的中国学生,没想到20年后,我们在上外又以老师的身份再次见面了,真的是感慨无限啊!

20年前的李晓康老师是一个非常积极、热情的大学生,初次见面就没有任何生疏的感觉,甚至不觉得他是一个外国人。他每天都到我们宿舍来,跟我们一起吃饭、逛街。因为我们不熟悉上外,更不熟悉上海,于是他就热情地为我们做向导,甚至还给我们做了中国菜!20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他做了什么菜,还记得那道菜的味道,因为那是我的第一个中国朋友为我做的第一道中国菜。虽然只和李晓康老师相处了43天,但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几十年的老朋友。

其实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他对韩国语的热爱。他喜欢韩国朋友,更喜欢学习韩国语。我跟他是同一年级,但他的韩国语却超过了我的汉语,这一点让我嫉妒不已。20年间,我一直学习汉语、研究汉语,还在中国学习、生活了10年,现在我的汉语终于超过了他的韩国语! 所以再次与他见面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啊,我的汉语好棒啊!终于可以用汉语跟他聊天儿啦!”但是我没想到的是,他还是坚持用韩国语跟我交流。不管是在学校食堂还是运动场上,只要见到我,他就打开了韩国语的话匣子。虽然他说自己的韩国语退步了,但他还是坚持用韩国语,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把韩国语练好!真可谓是“上外学霸”!

李晓康是我的第一个中国好朋友,我很喜欢他,也很尊敬他。他学习外语的热情,他开放的胸怀,让我感受到了上外人的了不起。也正是他增加了我学习和研究汉语的热情和信心。

恩师金基石

能够在上外再次见到我的中国朋友,并在上外“安家”,其实都是托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金基石教授的福。金基石教授在汉语界和韩语界都是鼎鼎有名的学者。我慕名申请他的博士后时,由于准备得仓促,险些错过申请的机会。当时,金老师还没见到我,通过电话了解情况后,亲自去办公室帮我争取时间。此后,从面试到出站的每个环节,金老师都一直关心我,支持我。不仅是学习和工作,他还非常关心我的个人问题,处处为我着想。在见到金老师之前,我心目中的金老师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者。但接触之后发现,金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平易近人,与金老师相处,真可谓是“如沐春风”!

作为上外的著名学者,金老师的爱学问、爱学生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 更增强了我对上外的热爱,也为我树立了作为大学教师的榜样,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爱徒木其尔

在上外,我遇到了好朋友、好老师,这已是人生的幸事了。但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在上外我还遇到了优秀的学生,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喜悦和幸福。接下来,我想说说与一位学生的缘分。她的名字叫“呼和木其尔”,是一位蒙古族同学。我是她的第一位韩国籍老师,她也是我的第一批中国学生之一。木其尔极富语言天赋,发音、语调自不必说,词汇、语法的运用,篇章的组织能力,都非常优秀,曾经有一位驻上海的韩国领事评价她说:“韩语说得太好了,声音、语气甚至有点像韩国播音员”。木其尔不仅韩国语说得好,而且对韩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理解也非常到位,如果她愿意,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可以完美地复刻韩国人,真可谓是“惟妙惟肖”!

木其尔还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小伙伴”。我们曾经一起备战演讲比赛。那段日子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非常刻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失望和焦虑。而且,这种源自内心的负面情绪比外界的压力更令人痛苦。作为指导老师,我也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压力和焦虑。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我尽力克制自己,努力不露出这种负面情绪。但是,情商极高的木其尔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总是拉着我的手,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没关系,您不用担心,我会更努力的,而且我们要享受这个过程,否则就失去了参加比赛的意义。” 能够遇到这么优秀的学生,我是多么地幸运啊!和她一起备战演讲比赛的过程也是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和谐融洽、斗志十足。而最后的冠军奖杯也回报了我们的努力,证明了木其尔的优秀!

对我来说,上外的生活,是与无数的、优秀的、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上外人的网络构成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得到了无数上外人的关心和爱护,有韩语系的老师们,有外办的老师们,还有很多我不知道部门的,甚至未曾谋面的老师们,他们都在我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给我温暖。

从学习到工作,我在上外、在中国感受到了太多的幸福和温暖。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上外一同成长,把在这里得到的深厚情意回报给上外,回报给中国。这,就是我的“上外情”!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