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三五”建设情况总结

索取号:G0060201000-2020-0018发布时间:2020-10-29浏览次数:5131设置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 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6年,学校充分总结建校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办学经验,科学研判外语类院校发展趋势,战略性地提出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和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2017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2018年,学校推出《“双一流”建设整体方案》,将“双一流”建设作为统领全局的发展战略。学校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特色发展、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时期。

    2. 外语学科为主干的学科群逐渐形成,学科协同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主干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以外语学科为核心,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逐渐形成,全校各学科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显著增强;有针对性地布局和发展交叉学科,实现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与语言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开辟了外语院校文理交叉、文工交叉学科拓展新路径。学科建设模式进一步优化,大力加强一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外语学科在五大领域上跨院系跨语种发展,推动文文交叉、文理交叉的平台建设。学科专业点稳步拓展,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一级学科博士点增至3个,本科专业数增至50个,授课语种数量达46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并进入I类高峰学科第二阶段建设。

    3. 思政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卓有成效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立足人才培养全局工作,构建了“党建+”育人体系,建立了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形成了“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三个关键环节入手,系统推进思政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融合。在课程建设方面,不断丰富思政课程内容与形式,实现了课程思政所有专业全覆盖,建成了以“听说读写译”为特色的外语院校课程思政体系,以“课程链”建设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纵深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成立了多语种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团队,举办“课程思政与课程育人”系列工作坊,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思政育人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平台建设方面,以各级智库、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学生海外党小组等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十三五”期间,外语院校特色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获央视焦点访谈报道,6项改革成果获国家级、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2019年学校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整体改革领航高校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 2017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上海高校第三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行列, 2018年英语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4. “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彰显特色,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2016年,学校在外语类院校中率先提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一流本科建设持续有效推进,2019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依托卓越学院为平台,开设4个人才培养实验班。“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外语人才培养的瓶颈,推进了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有效解决了新形势下社会对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问题,体现了时代特征和上外特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入选首批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

    5. 一流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健全,研究生培养能力有效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科前沿,在研究生培养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从管理模式、学科专业点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学校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由一级管理向两级管理模式的转变。试点推行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赋予院系更大招生自主权。增设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撤销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学科点进行了更名,设置了“国别与区域研究”“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等二级交叉学科。完善了博导遴选机制,强化了博士生导师资格审查和招生资格管理,导师队伍质量不断加强。启动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培养高层次区域国别研究拔尖人才,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推出导师学术引领计划,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控力度,建立了优秀学位论文培育与自主奖励体系。

    6. 多措并举,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学校在一级学科层面推动基础研究,实施外语学科五大领域引领计划,推动语言学等基础研究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立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队伍优势和学术积淀,依托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通过进一步加强学术平台建设,促进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成立语料库研究院,推进基于语料库的跨学科研究;成立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推进区域国别交叉学科研究,聚焦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中外交流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启动脑与认知科学应用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为传统人文社科研究的科学化转型提供平台支撑。重视面向产学研融合的应用研究,与科大讯飞联合成立口笔译实验室,在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发展。“十三五期间,科研成果数量和高水平论文数量持续增加,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不断提升,2016-2020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2项,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7项。

    7.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智库建设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持续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建多语种社会服务体系,创新文科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成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运作良好,获得习主席肯定性评价以及“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中东研究所入选“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影响力榜单、中国智库来源索引(CTTI)智库、高校百强智库”A类智库,成为全国中东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校智库。14个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合力打造区域国别智库集群。推出《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成为“语言生活皮书”中最具综合性和国际视野的子系列。与人民日报出版社签约《习近平用典》外译项目,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治国理政经验国际传播。承办海外孔子学院10所,成为推进中国文化全球表达的重要平台。成立国内首个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语言博物馆,展现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和中外文明交流史。师生多语种志愿者团队服务两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服务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品牌。立足多语种优势进行“智力抗疫”,构筑疫情防控国际共同体,学校师生主动参与国际对话,编辑全球疫情简报,发表时评文章,撰写决策咨询报告。上海外国语大学12345热线城市涉外抗志愿者服务队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对象”荣誉称号。

    8. 师资队伍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学校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培育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师资队伍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学校实施战略语言人才特区方案,引进14战略语言人才,涉及斯瓦希里语等多个“一带一路”语种。实施“志远学者”计划,激励教师围绕重点领域产出高水平成果,引进的志远学者已获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团队培育计划,培育出一批科研能力突出、学科梯队合理、整体优势明显的青年骨干学术带头人。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2名、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1名。国际彰显度不断提高,18名教师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或担任国际期刊编委。结构不断优化,拥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从63.5%提升到75.8%,拥有海外研修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比从80%提升到90%以上。

    9. 高层次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学生国际交流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学校积极拓展高层次国际合作,扎实推进国际化办学,在全球知识领域主动发挥作用,海外声誉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国际合作伙伴已覆盖62个国家和地区的429所高校与机构。与西班牙皇家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参与全球语言体系学术研究。加入联合国语文大会、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亚非研究国际联盟等重要国际机构,致力于构建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深入参与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高层次外籍专家队伍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216人增至2020年的340余人。获批2个“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汇聚世界一流人才构建高端平台。学生国际交流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历生比例持续提高,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从2015年的221人提升至2019年的437人。

    10.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学校继续贯彻落实《上海外国语大学章程》,2015年制定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有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学校坚持和完善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形成了党委总揽全局、各方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全面梳理了学校规章制度,发布《上海外国语大学规范性文件汇编》,并出台“立法法”以规范制度制定,2019年入选上海市第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以学术委员会建设为重点推进学术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修订《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落实学术委员会例会制度,出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上海外国语大学院(系、所、部)学术委员会规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建设任务+绩效目标+资源配置”有机结合的“双一流”建设机制持续推进综合预算改革,进一步明晰了校院两级责权关系,扩大了院系办学自主权,激发了院系办学活力,形成了全校层面各单位两级联动、协同推进建设的高效运作机制。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布局作用,充分发扬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精神,学校发展态势良好,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展。总结建设经验,一是保持办学的战略定力,坚持外语学科的优势主干地位,坚持面向前沿的学科交叉融合,开拓了外语类院校建设新路径;二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实践外语人才培养理念再塑;三是牢记使命,始终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勇担高等教育“国家队”的使命与责任;四是注重创新,大力推进综合改革,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亟需突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整体实力距离世界一流学科还存在较大差距;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科研组织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质量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这些是“十四五”期间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