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党代会(三) | SISU学术科研:以“语言”研究为基 推动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交叉融合

索取号:G0061302000-2021-1890发布时间:2021-09-09浏览次数:133设置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总结发展智慧,凝聚发展共识,指引未来发展,特推出专题系列报道。本期为第三篇《科学研究:以“语言”研究为基 推动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交叉融合》。

科学研究是学术研究型大学的使命。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以语言为知识工具,创新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研究,打造多语种、广覆盖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网络,以语言作为知识工具进行中国特色、中国视角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生产;以语言为研究方法和内容,服务治国理政,坚持以国家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建设多语种特色智库集群,通过新技术赋能提升科研能力,加强科研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

     ▌科研成果质量提升 推动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过去五年间,学校纵向科研项目数量增长迅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不断提升,2016-2020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2项,共获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106项,资助经费2776.8万元,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数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获国家自科基金各类项目共计22项,资助经费800.8万元;共获教育部各类项目45项,资助经费832.8万元;共获上海市各类项目163项,资助经费1108万元。

高水平学术成果稳中有升,共发表学术论文5459篇,包括期刊论文3270篇、报纸文章1246篇、论文集论文943篇。其中, SSCI、A&HCI、SCI、EI论文307篇,CSSCI期刊论文1367篇,其他境外期刊论文423篇,出版著作1043部。

高层次科研奖项创新高,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获奖总数和获奖等级均创学校历史新高;获第14届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12项,其中,学术贡献奖1项,系我校学者首次获此殊荣;方重教授当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获2020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1项。

学术期刊国际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推出《中国国际评论》、《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学刊》四份国际学术期刊,为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搭建平台。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促跨学科领域知识创新

学校立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队伍优势和学术积淀,依托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开展一级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为跨学科研究整合构建提供平台,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 

厚植外国语言文学根基,整合外国语言文学五大领域学术资源。上外始终将外语学科作为立校之本,持续推进外语学科内涵式发展,在一级学科层面推动基础研究,实施外语学科五大领域引领计划,构建了语言研究院、文学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和翻译研究院五大学术平台,推动语言学等基础研究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结合综合预算制改革,通过“建设任务+绩效目标+资源配置”模式,确立院系的主体地位,通过建设经费的合理配置,使得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研究能够持续有效开展。 

积极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多学科领域知识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2018年,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发挥上外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综合优势成立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聚焦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中外交流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区域国别交叉学科研究;2019年成立语料库研究院,打造具有顶尖学术创新水平的语料库研究团队,开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翻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和语言智能的交叉研究;此外,启动脑与认知科学应用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为传统人文社科研究的科学化转型提供平台支撑。成立全球传播与地区治理研究中心,推动传播学与其他多学科交叉协同研究。整合全校多语种教育资源建立全球教育研究中心,整合上外优势开展教育比较研究。

探索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叉融合研究新模式。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认知神经/心理语言学、语言与社会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Science、Nature等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深入推进语言学与管理科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交叉融合,相关研究团队在MISQ、NeuroImage等全球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大力开展语言学与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深度融合研究,代表性成果在《Applied Linguistics》《Meta》等顶尖期刊发表。坚持开展语言翻译研究,大力开展翻译学和数据科学、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揭示口笔译活动深层认知机制,为智能翻译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探索文科成果转化路径、产学研用合作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重视面向产学研融合的应用研究,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人文学科产学研用一体化路径。围绕语料库和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与应用,上外多语种平行语料库建设已在国内语料库研究领域形成领先优势。语料库研究院与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合作,研制语料库建设的通用标准和技术规范,为语料库建设和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制定行业标准。2018年,高级翻译学院与科大讯飞合作,成立上外-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联合实验室,在智能翻译、人机耦合机制等领域开展深度研究,促进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发展。2019年以来,语料库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阿里巴巴达摩院等合作,联合研发机器翻译系统。 

建设培育高水平研究队伍。有重点地引进“战略语言人才”“高峰学科人才”、“学科战略人才”,整合外语、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研究力量,打造跨学科国别区域研究研究团队。推动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和支持力度,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增加决策咨询类、报刊发文类科研成果认定,建立以“鼓励协同创新,强调质量贡献,重视资政实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试点推进教师校内双聘工作,推动不同院系的教师进行合作研究。为跨院系、跨语种合作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打造高端特色智库集群 服务治国理政使命担当

 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立足学科积淀和多语优势,以高水平基础研究为根基,持续打造具有上外特色的高端智库群,构建多语种社会服务体系,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积极打造理论创新、话语传播、成果应用三位一体的高端特色智库集群。目前,拥有各级各类智库研究机构76个,形成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的全覆盖。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成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运作良好,获得习主席肯定性评价以及“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与上海全球治理与国别区域研究院共同入选“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建设成效显著。中东研究所入选“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影响力榜单、中国智库来源索引(CTTI)智库、“高校百强智库”A类智库,成为全国中东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校智库。14个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合力打造区域国别智库集群。 

聚焦理论创新,努力提供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供给。上外以语言为研究工具,在跨学科、跨院系、跨国别的协同创新中进行中国特色、中国视角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生产、推进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的创新建构。依托国内中东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校智库中东研究所,开展地缘政治和大国外交研究;依托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开展区域国别和文明史研究;依托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开展多语种涉华舆情研判和国际新闻传播研究。高质量理论研究催生了大量决策咨询成果,多次获中央领导批示以及中办、中宣部等部委采纳。

重视话语传播,有效推动学术领域平等交流对话。依托多语种和国际化办学优势,智库集群主办《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中国国际评论》等英文国际期刊,连续举办“联通世界与未来”、亚洲研究国际联盟年会、中欧区域治理等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促进理论传播的同时,加深了国际同行间的理解。推出《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成为“语言生活皮书”中最具综合性和国际视野的子系列。与人民日报出版社签约《习近平用典》外译项目,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治国理政经验国际传播。 

强化成果应用,助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获习主席“运作良好”的肯定性评价,已成为“双方交流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经验的思想平台”。中心在研修培训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已培训298名阿拉伯国家高级官员、智库学者等,编撰研究报告200余万字,为人类发展共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立足话语能力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自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上外充分发挥区域国别研究和多语能力优势,全方位服务全球疫情防控国际共同体建设。上外学者密切关注国际疫情发展趋势,追踪分析海外对中国防疫报道舆情,100余篇疫情报告获得上级有关部门采纳,40余篇多语种文章在境外媒体发表,专家学者在CGTN、新华社、China Daily等中国媒体上接受采访和约稿150余次,涉及防范“污名化”、防疫情倒灌、疫情外交、国际产业链等疫情期间面临的重大国际问题。举办“新冠疫情与上合组织民间外交的新议程、新举措、新方向”等国际会议,与全球学者共商全球疫情防控及国际关系议题。青年学者汤蓓作受邀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阐述中国立场,供给中国观点,促进国际理解。充分利用多语媒体平台,根据不同对象国和地区编译疫情简报,为公众提供全球防疫动态可靠信息。疫情期间,师生撰写各类疫情报告、媒体文章、动态简报超1000万字。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