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迎党代会 |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探索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道路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1-09-23浏览次数:201设置

  • 高翻学子赴国际组织实习参与全球抗疫 【摄影 | 】

  • 联合国全球传播部与上外高翻合作六周年庆典 【摄影 | 】

  •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揭牌 【摄影 | 】

  • 学院邀请黄友义教授主讲国家话语外译讲座 【摄影 | 】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总结发展经验,凝聚发展共识,引领未来发展,特推出专题系列报道。

过去五年,高级翻译学院为响应国家对高层次翻译研究和实践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翻译学和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工作,贯彻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整合国际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各类优质资源,打造职业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对语对组合、师资建设、培养目标、招生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试机制、实习要求、论文要求、专业评价体系等进行完善,探索出一条具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道路。

党建与思政教育。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推进“党建+”,发挥内涵式发展的党建育人功能,在教育教学、防疫抗疫、安全维稳、就业工作中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着力开展特色党建,强化党的思想引领。推动区域化党建共建,深化与北外滩街道党工委结对合作,与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开展党建共建“爱心助学”项目,整合资源,发挥语言行业、专业和人才优势,参与社会共治,助力区域发展。推进课程思政,在翻译项目中深挖思政元素。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三进”教材,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升课程思政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引导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四史”等学习教育内容。创新育人载体,做好国际组织实习生的选派工作,引领学生发挥专业和外语特长,在实践研究中纵观全球,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全球城市论坛、涉外防疫翻译项目、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等翻译团队建设,引领学生在服务国际社会、助力全球防疫实践中加深对政策和国情的理解,增强实践育人实效。

教学与人才培养。依托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翻译高校的交流合作,学院分阶段、多样化地丰富语对组合。在发展原有汉英、汉法英、汉俄英、汉阿英等语对的基础上,逐步开立并建设汉西英(2016年)、汉朝英(2016年)、汉日英(2017年)、汉德英(2019年)等多语对翻译专业。目前,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涵盖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外加日、朝、德共8个语对组合。学院根据国际翻译学科前沿教学理念,明确语言服务人才的技能培养目标,细化口笔译课程设置,重点引进相关外语为母语的资深口笔译教师,大力完善“中外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学院参照国际专业翻译资格标准和考试办法,完善“两级遴选升级考试”制度,将考试同执业要求有机结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内唯一一所每年聘请联合国和欧盟口译总司专家担任外部考官的教学单位。为确保学生能够进入专业翻译岗位实习和实践,学院通过走“政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与国内外翻译需求方和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单位合作,共建“翻译专业实习基地”这一长效机制,完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践制度。

 科研与平台建设。学院持续加强与国际专家学者在翻译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对话。2016年,学院成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中心,重点引进与翻译学科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科研力量,并于2016、2017、2019、2020年,承办第一至四届口笔译跨学科研究国际会议,汇聚各个关联学科的国内外专家,分享研究成果,将跨学科中心打造为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口笔译工作新路径,如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同声/交替传译、语言资源库建设、智能语言学习、高级口译人才的心理及认知机制研究等。学院还积极引导师生投稿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指导教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等课题项目,并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语委科研重点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校重大、校一般、校青年等十余个纵向及横向项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