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第六届(2023)“国别区域研究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会回顾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3-08-08浏览次数:0设置

  • 第六届(2023)"国别区域研究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会合照

  •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黄瑜珊

  •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助理教授苏世天

  •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民俗学专业博士生李丽楠

  •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所所长张亦农教授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唐敏研究员

  • 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崔忠洲副教授

  • 上海外国语大学印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金英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生陈洋玲

  •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谭威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非洲研究所刘伟才副教授

  • 东北大学民族学研究院现历史学专业博士生孙博文

  • 复旦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章节根副研究员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汪段泳副研究员

  •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何明副研究员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

  • 现场听众提问

  • 会议现场

2023年6月10日,第六届“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滩研究基地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外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上外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承办。

本次会议共有十位报告人、五位点评人做正式发言,学术背景覆盖国际关系、政治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史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专业;报告主题涉及特定人群、文化民俗、国家关系、国情调查、发展合作、调查方法、国际援助等;田野地点及于亚非大陆近十个国家和地区。

本届研讨会依以往惯例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为“社会观察”,三位报告人的田野调查均针对特色鲜明的民族地区进行。

首位学术报告人黄瑜珊硕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师从王广大教授,现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EHESS)社会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其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叙利亚北部罗贾瓦地区库尔德女性运动,曾多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同时还发挥掌握阿语和库尔德语的优势所长,亲身参与对中东难民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根据自己上个月才告一段落的田野调查,黄瑜珊同学做了题为《罗贾瓦女性机构运作模式及其影响——以“女性之家”为例》的报告。报告人从外界关于中东女性的刻板印象出发,提出在罗贾瓦地区的田野过程中亲眼见证了相当多元化的女性形象,也见证了女性参与斗争和建设的主动性。但由此引发的研究问题是,这是否意味着罗贾瓦女性已经彻底获得解放?女性革命是否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通过对该地区第一家女性组织“女性之家”的长期沉浸式观察,报告人发现该机构和和其他女性机构为当地女性权益的改善作出了极大贡献,包括促进性别平权、提供女性就业与学习机会、推动性别意识提升等。但同时,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部分源自“女性之家”及同类女性机构自身,如工作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与专业性不尽人意,未能充分行使主观努力保护“不荣誉”女性等;但更有相当部分是积重难返的社会性问题,如社会上对于“女性之家”尚存在误解,女性相关法律仍不完善,女性仍面临家庭暴力的风险等。由此带来的启示是,西方媒体对库区女性形象的宣传报道过度浪漫化,实际上,仅靠少数公益组织很难在短期内改变长期男权社会留下的传统弊端。

第二位报告人苏世天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政治人类学、宗教人类学,主要从事乡村社会研究,尤其关注老挝乡村社会发展问题,多次在该国进行田野调查。

苏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深描与浅写——老挝乡村的人地关系叙事及其田野反思》,首先是通过田野案例来讲述现代化与人地关系变革的三个过程:土地发展与市场建设,国家治理与基层公共服务的改善,社区复兴与乡村共同体。报告人在田野过程中发现,老挝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了一系列人地关系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相应引发围绕地权的利益关系变动,这就必然要求地方社会进行适应性调整,调整的方式却不仅仅是依据经济手段,而是与民间信仰系统绑定在一起,即所谓“地方性知识”,而地方性知识也会在调整过程中发生演进。由此,研究进入第二阶段,即如何深入理解和抽象表达地方性知识。一方面,以乡村仪式形态与仪式策略等的变化为切入点,理解老挝乡村现代化进程的内生发展路径;另一面,则是要将这种地方性知识的变迁过程做系统性阐发,转化为理论化的知识。报告人将这样的一个学术生产过程形象化称为“深描”,认为可以用来阐释宏观社会结构变化与地方实践的关联性,尤其是在地方社会通过多种方式与区域政治经济发生关联的情况下更具意义。进一步地,依据当代人类学经典著作《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的启示,报告人提出反思认为,乡村现代化常常会带来生活世界意义消解的“富贵病”问题,从而使得日常生活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其中的关键症结是当地人的视角和普通人的故事往往被忽视、被遮蔽。报告人认为,文化策略的彰显需要大量的模糊地带以便社会互动的展开,因此,极有必要把过去被“深描”法树为批判对象的“浅写”方法重拾回来,描绘在社会关系变化中人们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适应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本单元最后一位报告人李丽楠是民俗学专业博士生,现就读于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几乎唯一专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的学术机构,三十余年来考察了我国4,300多个传统村落,乡村田野调查方面积累经验极为丰富,这也是该中心连续第四年派出研究生参加本系列会议做学术报告。

李丽楠同学的报告题目为《日常与非日常的双重建构——当代“工夫茶热潮”研究》,内容基于其在身边进行的国内田野调查。形成有趣对比的是,如果说前一项苏世天博士的报告是阐释如何理解“地方性知识”,本项研究则分析原属于特定地方的文化民俗如何实现 “全球化”。工夫茶原本是广东潮汕地区的饮食民俗,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作为中国传统茶艺的一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报告人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已有关于“工夫茶热潮”的研究并未有效解释这股潮流中普遍化与新趋势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处理“知识”与“社会”两个层面的贯通关系。尽管是世居潮汕本地人,但报告人并没有基于便利性随意抽取调查对象,而是从“生活革命”的前提假说出发,依据传统民俗沉淀和当前快速增长等决定因素,严格选择作业点,展开前后六个月的田野调查,其间甚至到当地茶馆打工以便进行实地观察。根据调查的初步发现,报告人试图从“日常化”、“非日常化”、“新日常化”等递进视角来进行解释。最终,研究进一步上升至更大范围内文化现象的思考:既然当代中国生活革命正在分阶段和有方向地持续进行中,那么当代中国生活文化的进程是否也是分阶段和有方向的?

本单元评论人张亦农教授是人类学博士,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所所长,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民族宗教多样性,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边疆与边界,藏族、回族社会和文化等。

对于黄瑜珊同学的报告,张教授主要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提出质疑和改进建议,首先揪住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刻板印象”,指出应进一步关注研究对象背后的“情境”;其次,建议研究者应明确阐释选择研究对象的根据是什么,意图产生怎样的知识贡献;最后,研究者应明确自身在研究中的角色位置。

关于苏世天博士的报告,张亦农教授首先肯定其选题和内容的学术价值,但相对于学界已熟知的“深描”,报告人所提出引发同行极大兴趣的“浅写”且浅尝辄止,并未进行有足够深度的挖掘,诚为憾事。其次,张教授认为苏博士其实是在讲述一个“圆满故事”,分析框架缺乏批评性,这本身即难以令人信服,作为学者需报以高度怀疑精神审视之。

张亦农教授对李丽楠同学报告的结构和几个关键概念给予高度肯定,但指出突出问题是解读深度不足,从而造成现有研究呈现出一种二元分裂的表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本身的学术价值。

第二单元“调查方法”的两份报告,从不同角度对海外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做跨学科、跨领域的应用和观察。

本单元首位报告人唐敏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曾在欧洲留学、工作12年之久,获得工学(建筑专业)、地理学两个博士学位,熟练掌握英日法三国外语。自2011年起在亚、非、中东多国的城市长期进行田野研究调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南方城市化、人居规划与治理、边缘社区的空间社会组织与日常政治等。

唐老师报告的题目为《从“贫民窟”到“贫民窟青年”——南南跨国田野与知识生产的反思》,研究内容基于其自身理工科学的专业背景,以空间和城市化过程为主要的切入点,以城市边缘社区或者城市边缘空间为主要的田野点,同时通过深度田野观察和大量案头工作来完成资料收集,由此反思这样一个复杂的空间社会网络中人的能动性,以及更结构化的变迁。随着田野与实践过程的向纵深发展,这项长期性的研究在展开过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是研究对象从“贫民窟”转移为“贫民窟青年”;二是动态过程变化,从最初的空间演变研究转移为关注人的流动实践;三是学科交融,这样一个研究题目不可能在建筑规划单独一个学科里完成,而是需要放大视野进入到城市研究层次,这就需要人类学、社科、区域国别等跨学科知识。随着这些变化的发生,研究者也逐渐形成一些关于田野方法和知识生产的反思,包括跨国比较研究、南南合作视角等。报告人最后总结认为,其长期、大量的田野调查,归结而言就是一项“亚非城市海外民族志”的研究工作,其研究重点或者关注点聚焦在“三个流动”上:一是知识与理论的流动,二是人的流动,三个是时间的流动。

本单元第二位报告人崔忠洲拥有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副教授,辑刊《中国与拉美》创刊人、主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海外投资保护(拉美)、企业社会责任、拉丁美洲环境保护、华侨华人、族群认同,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等。

崔老师的报告题目为《视察作为一种方法——关于官方代表团海外调研情况的思考》,这是基于其在长期参与政府海外调研团工作中的近距离观察,视角主要集中于调查方法。崔老师从调查的问题及其设计、资料收集的方式方法入手,依据信度和效度指标,讨论视察研究方法的理性选择问题。这项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讨政府调研代表团与学者合作的可能性,既指出双方的分歧所在,也强调依据“调研是获取正当性的一种形式”这一经典论断,公共部门要把科学化知识运用到现实当中,并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即从理论知识到应用知识再到知识的应用,仍需长期探索。

本单元评论人陈金英教授拥有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印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党政治、印度政治与社会、中印发展比较研究,曾在印度多次进行田野调查。

陈教授从自身经验和两位报告人的讲述内容出发,认为田野调查方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并不存在固定、单一的模式,不仅是进入田野的模式、与调查对象的互动,也包括对信息、案例的搜集方式和对其的阐释。

对于唐敏研究员的报告,陈金英教授首先高度赞赏其田野过程对于多个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努力,接着对报告中的关键概念“边缘”阐发自己的理解。基于报告中关于作为城市“边缘”的贫民窟与城市中心间关系的分析,陈教授从自身学科背景出发,认为这一解释逻辑放大到一个国家内部,乃至到范围更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都具有借鉴意义。由此,对于唐老师报告最终阐发的深度思考,即南南之间的比较与合作问题,陈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疑惑,即对于发展中地区发展模式的选择,无论其客观效果如何,外界是否应完全不加任何异议地表示尊重甚至承认?作为研究者,如果从科学理性已判知这样的模式选择有问题,那么应如何对之描述和分析?是坚持自己的科学立场,还是抱以所谓“完全不带预设”的态度作壁上观?

关于崔忠洲老师的观察,陈教授认为,从严格的学术规范角度看,官方的一些调查考察活动可能是缺乏信度和效度的,但作为政策研究获取信息和数据的一种手段,仍不失其意义,关键是如何设置作为前提的置信区间。再之,作为学者也许会认为这类所谓调研不够专业,但是否可以换个角度,不囿于调研活动本身的科学性,而是去观察其过程的发生和展开,发掘其背后的故事,使对此类调研活动的观察构成一个人类学田野调查,从而对研究者产生意义。

会议的后半部分进入特定的区域国别领域。第三单元主题为“行走非洲”,两位报告人的学科背景和作业方式相映成趣。一位是在非洲长期工作,基于个人的丰富经验以自我为样本做反身观察;另一位是在非洲之外进行了关于非洲的深度田野调查,以其工作方法的独特性引起学界的高度兴趣。

本单元首位报告人陈洋玲,当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即赴非洲,在吉布提工作近七年。从超市收银员起步,后在当地开办自己的外贸公司,并通过自学掌握了法语、考取了国际高级评酒师证书,现正在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陈洋玲同学的报告《我在吉布提卖红酒——一个青年“非漂”的自我海外民族志》,以其自身在非洲的成长足迹为案例,依职业选择、文化适应、语言学习、创业机会四个步骤来剖析一个中国青年女性在海外的发展轨迹,这对于理解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提供了难得的观察样本。

本届会议上第二位就非洲议题做报告的是谭威博士,拥有人类学学位,现在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中非之间的跨国流动、草根全球化、矿业和地质人类学、非洲城市的劳工史、全球南方的基础设施等。

谭博士报告的题目是《从南方出发——如何书写和想象中/非之间的草根全球化?》,报告从“草根全球化”这个当下流行议题出发,围绕其三个主要关注点,即知识的去殖民化、贡献来自南方的视角、从抽象的概念和疏离的话语中退出而立足于草根的日常生活世界,基于报告人自己所进行的田野调查,来探讨如何书写和想象一个草根的流动性世界。谭博士的田野调查其突出特色在于,这是在非洲之外针对涉非议题进行的近距离作业。报告人到广西上林,专门对曾在加纳开采黄金的当地人进行长期观察,为此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深入到研究对象群体家庭中共同生活、劳动长达近两年之久,由此挖掘出探究草根流动性世界的三种视角:权力、时间、性别;进一步地,基于对中非庶民“相遇”的理解,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中/非研究中更具批判性和比较性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报告人对“田野”的重新定位阐发自己的见解。

本单元评论人刘伟才副教授也是本系列会议的一位老友,曾在往届会议上受邀做学术报告。刘老师拥有世界史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非洲历史、南部非洲国家与区域研究,曾在赞比亚大学学习,多次在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莫桑比克等南部非洲国家从事田野调查,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非洲研究所任教。

基于对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经验,刘老师对陈洋玲同学的报告表示多有共鸣。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各方值得拓宽思路,对于走出国门创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就具体国别、领域的选择等提供引导和帮助。

对于谭威博士的报告,刘老师提出两点感想。一是对于上林人在当地采金的种种遭遇,刘老师基于其自身在加纳的调研,提出对这一群体合法利益提供有效保护的基本对策;二是对于全球南方、去殖民化这些当前热议的话题,刘老师基于对非洲史的长期研究,认为应对“殖民”的事实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在厘清历史过程而非仅限于传统概念的基础上,才有助于深入探讨。

本届会议上最后一个单元主题为“南亚田野”,三位报告人均在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有相当时间的学习、工作、调研经历。

本单元第一位报告人孙博文现正攻读历史学专业博士学位,由东北大学民族学研究院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质文化、文化人类学、南亚社会与文化,曾在国内外多地长期进行田野调查。

孙博文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巴基斯坦茶俗概论——基于在巴的田野调查》,如题所示,这是基于他2021年至2022年间在巴基斯坦学习期间所进行的当地田野调查。博文同学根据自身的学术成长道路认为,就区域国别研究而言,无论具体议题为何,都要建立在了解当地社会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当地习俗到社会政治,包括历史发展等都要系统学习。在进入巴基斯坦进行这项关于当地茶文化的田野研究之前,其本人专门修习了关于古印度史、现当代印度史、现代巴基斯坦政治史和巴基斯坦文化等相关课程。这项田野调查可归类为人类学范畴的物质文化研究,主要是关于物质客体的文化表述,不仅研究物质客体本身,还要研究物质背后的人的行为,更要研究人的认知问题。在本项目中,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茶”与“人”的关系,一是人对物的实践行为,包括与茶相关的生产、种植、贸易流动和消费;二是物对人的能动性,即茶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人的心理;要之,这项研究试图说明主客体间的相互构建过程。本项研究的重点是巴基斯坦茶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主要研究问题是关注茶通过历史的流动和发展,被赋予文化意义后,对巴基斯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田野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旁遮普省和开伯尔-普什图省;田野调查内容包括巴基斯坦茶及茶文化的来源,该国茶产业的发展历史与以当前巴经济形势为背景的现状观察,当地不同人群和地区的茶消费习惯及特点,等等。本项研究截至目前形成了几个初步结论和可进一步研究内容,一是巴当前的严峻经济困局与民众的茶消费已形成突出矛盾,二是巴政府“以茶治边”方略的有效性尚有待观察,三是可探究巴茶产业是否可借助“茶马古道”路线实现与“一带一路”的相结合。

本单元第二位报告人章节根现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二秘,当前主要从事南亚安全、美国“印太”战略、巴基斯坦对外政策、中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章老师报告的题目为《近距离观察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巴关系》,内容基于其从2017年开始在巴基斯坦所进行的多次、长期田野调查,特别是在我驻巴使馆工作期间的在地调研。报告从外界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几个误读入手,通过大量深度访谈、现场照片、实地案例,完整梳理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历史脉络和关键事件,由此对中巴关系的历史逻辑和未来走向提出见解。

本届会议上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主办方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汪段泳副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海外利益,本人长期在亚非地区从事田野调查,最近三年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从事国情调研与人道主义援助工作。

汪段泳老师根据自己最近一年半来在阿富汗境内的田野调查,做了题为《从善意到生意——阿富汗国际援助的异化》的报告。阿富汗数十年来都是世界上人道主义灾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21年8月政局更迭后,在当地长期从事援助的国际组织报道局势更趋恶化。经过在阿境内陆地行程过万公里、过半省份的实地观察,汪段泳认为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当前的情况呈现多元、矛盾、扭曲的复杂局面,问题在于,长期大规模的外来援助为何看上去效果不彰?通过十余次直接参与对阿富汗各界各地民众的粮食援助,汪段泳暂时整理出几个初步结论,即长期“路径依赖”、政府严重失能、国际援助被异化,由此进一步延伸,提出援助是否再次死亡、发展道路的内生与外向、探究国际援助的目标与运行机制等可继续深入探究的研究方向。

本单元评论人何明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反恐、阿富汗及中南亚地区安全、新疆民族问题等,是国内较早进行阿富汗塔利班研究的学者,并早在2005年即出版了《塔利班政权的兴亡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迄今仍是国内唯一的阿塔研究专著。

何明老师高度赞赏孙博文同学研究所选取的角度,立足于个人在当地的长期经历,从生活习俗等细节入手深度了解风土人情、地理特征,对于制定相关对策的正确性具有保障对意义。

何老师对章节根老师以图片等大量实地调研资料展示的中巴经济走廊现状表示深感震撼,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自己以往根据传媒等间接渠道形成的认知,由此也引发两点希望继续释疑解惑之处:一是对东道国巴基斯坦而言,中巴经济走廊是否能对当地的增长与发展起到充分的促进作用;二是对我国而言,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作为资深的阿富汗问题研究专家,何明老师对于汪段泳的报告给予了更为详尽的评述。对于援助的有效性这个长久以来困扰研究者和决策圈的问题,何老师明确指出,非正常国家要将外援转化为国家自生能力,天然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国际援助有效性的前提,是国家的现代化发育程度问题。此外,对于汪段泳报告中的若干观点,何老师指出存疑与异议之处。

本届会议的最后环节,是由来自主办方之一的于宏源研究员做会议总结。于研究员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所长,2023年被聘为上海世博地区高质量发展合伙人,长期从事全球资源、能源、环境和水治理领域相关研究工作,近年聚焦于全球气候治理、能源资源安全与外交。

于研究员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现场参与本系列全部六届会议的学者,通过对历届会议的回顾,首先对会议主题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相比往届会议,本年度会议不同以往聚焦于方法学与研究结构,而是更强调实践和田野调查初步结论本身。对于本次会议的四个单元,于研究员逐一作出点评。第一单元“社会观察”带来的启发在于如何从独特的现象中发现空间的张力,从历史脉络中看到多元文化的因素被植入产生影响,然后实现场景的重塑,呈现出一种可视化的政治和社会学的分析。第二单元“调查方法”,以多维度视角展现调研方法如何竞争互补。一方面,以往整齐划一的国家-全球知识体系逐渐下沉到社区和城市,地方知识颠覆国家-全球知识、自我创造新知识体系的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看,知识体系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技术、环境、人口、社会的跃迁,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传统视角所强调的话语、草根、“南北”等核心概念,都可能会带来新的情境重塑。在这种“大变局”之下,区域国别研究无论尝试运用、革新何种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是否还能保持和经典对话、批判经典,是研究方法探索的重要价值。第三单元“行走非洲”中的两份报告,就是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微观、局地与宏大理论的对话。前者是以自我反应为研究边界的科学观察,提出了如何使观察者立场不影响结论的命题,以及如何寻找多重的研究场景;后者以“草根”为研究的边界,使田野调查的应用价值得到极大程度的发挥,其中对最底层社会形貌从工作、疾病、文化、亲密关系等角度的多维展示,对于新南方研究有相当的借鉴意义。第四单元“南亚田野”,呈现出对于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多元、复合议题,摒弃一元化分析、寻求科学分析和论证的努力。本单元内容涉及国内政治国际化、国际规制国内化、地方-中央-国际关系等,各报告试图通过民俗、文化、地缘政治等不同视角进行解读,这对于反思过去几百年来西方的知识体系外翻,以及审视当前中国经验的知识外翻、制度外翻都具有比较研究和历史借鉴意义。

最后,于研究员对于本次会议各位报告人在方法论上做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也对于田野调查作业向学术成果的有效率转化提出了深度思考。他指出,田野调查研究者“身处江湖之远”的作业方式,提供了全方位情景重塑的可能,但研究者自身“讲故事”与多视角、多维度的分析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如何在“参与者”、“观察者”、“研究者”等多个不同身份主体之间切换、平衡,即调查镜像的个人主观色彩如何进行交叉对比与量化分析,以最大化地挖掘、使用田野调查所积累的诸多研究线索,将是田野调查工作者在方法论层面应高度严肃对待的专业问题。最后,于研究员提醒说,田野调查是一种费时耗力的深度调研方法,而相当多的国际问题研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一对矛盾也对田野调查工作者的洞察力和平衡感提出挑战。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18年发起“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会,在学界同仁支持下,保持每年召开一次,于今已历六届。先后共有90位专家学者与会做学术报告和点评,学科背景涵盖政治学、国际关系、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理工科学;学术身份广纳从教授到硕博士研究生的中青年新锐力量;行业则除学术机构外,还有来自企业、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的各界人士;报告主题涉及民族志、国情调研、华侨华人、对外经济、海外风险、田野方法等。历届会议均以现场或网络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并尽可能提供问答等互动机会。我们切望本系列会议能继续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支持,期待更多有田野调查经验的同道分享智识,丰富区域国别研究在方法论领域的学术积累。

初审 / 李楚涵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李楚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