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行了第二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来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陈慧忠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研究生部专业学位办主任周莉老师。
在研讨会上,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张艳莉院长、陈慧忠副院长、朱建军老师、鹿钦佞老师分别作了发言。
张艳莉院长回顾了这几年来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点的成长和发展,分析了历年来的学生结构和学生海外实践的情况。2013级研究生是该专业招生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届,招生总人数将达到100人左右,这对学院的培养工作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陈慧忠副院长通过比较上海各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类型,分析了各校学位论文写作的优势,并对我校学生的论文选题、写作方法进行了反思。通过横向的比较,拓宽了导师指导的思路,提出了论文选题和指导的多种可能性。
朱建军老师通过本学期的课程考评,指出了本学期课程教学与学生论文指导中获得学生好评的环节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方面,还有可以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鹿钦佞老师就汉国教研究生的专业实践作了发言。鹿老师通过历年专业实践工作中的案例,向各位老师指出了指导学生专业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几位老师发言后,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研究生导师还就自己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鉴于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拟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制度化、常态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