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来自我校瑞典语专业和外汉专业的19名学生以及2位国教学院带队老师前往瑞典知名高中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实习交流活动,并已于近期顺利返回上海。该项目自2008年起由瑞典语专业负责实施,在其本科生中已经成功运行五年,为了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今年首次与国教学院联合举办。为了保证跨院系项目的顺利开展,两个部门的相
首先,上外师生积极参与了主办方举办的各种参观和讲座活动:隆德大学城古老且静谧,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不自觉地沉静与沉淀;路易斯安那约翰列侬之妻小野洋子的艺术展,马尔默的“摩天大楼”和哥本哈根的海峡,都让上外师生亲身感受到了北欧浓浓的艺术和人文气息以及他们独特的文化风格。此外,瑞典校方组织的保龄球比赛、ZUMBA舞蹈以及International Club等活动也有效地促进了中瑞学生的交流与理解。
当然,上外师生代表团并没有忘记此行的主要任务——汉语文化周。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瑞典师生安排了为期两周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欢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打头炮的是京剧脸谱教学。画脸谱分两个年级教学,第一节课从高二的一个班级开始。负责的同学带来事先准备好的空白脸谱、颜料以及画笔,利用视频等媒介展示了脸谱的魅力,并以“色彩”为切入点,引起同学兴趣。毕竟是第一堂课,负责的同学还是有些紧张,但在所有师生的积极配合下还是取得了很好的反响。第二天给高三班级上的脸谱课就娴熟并且淡定了许多,同学们的作品也更加呈现出千奇百怪却独具特色的姿态,让交流小组的成员忍俊不禁喜乐满怀。头炮打响后,接下来的活动也便越来越精彩与丰富,剪纸、太极拳、中国传统童年游戏等轮番上阵。在最后一天的告别会上,两校师生一起动手包起了饺子,一起表演节目,合影留念,在依依不舍中为这次交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期三周的暑期瑞典交流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在这段时间里,交流小组的成员和瑞典高中的同学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作为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上外师生也在跟瑞典学生家庭的亲密接触中,亲身感受了当地的生活,体会到了文化的包容,并在这包容的基础上发现文化交流的可能。大家在包容中共同发现,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10月底,瑞典高中代表团21人一行将短期访问上外,住在我校负责接待的同学家中,届时,两校师生将重聚在上海,共同谱写中瑞友谊的新篇章。目前,我院正与瑞典语专业师生积极配合,共同筹备接待事宜。而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也在认真备课,期待为到访的瑞典客人带来精彩的中文课程。(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