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至8月,2013两岸青年领袖研习营在台湾和大陆两地举办。经推荐和选拔,我校2011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张通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何佩参加了为期21天的台湾营活动,2011级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蒋璜参加了为期14天的大陆营活动。两岸青年领袖研习营项目由台湾艾森豪奖金会和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共同举办,旨在促进两岸青年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建立两岸青年跨领域对话合作的团队经验以及培育两岸青年人文思考、社会关怀的领导人品质。
不同于海峡两岸近年来络绎频繁的各种交流互访活动,两岸青年领袖研习营以拓展角度、提升高度、探索深度作为营队规划的目标。训练营中汇聚了两岸大学校园中具有国际视野、领导潜力、学业优秀的校园菁英。本次活动的台湾营由45名大陆高校优秀大学生和10名台湾高校优秀大学生组成。大陆研习营在台湾营之后开营,由22名台湾高校优秀大学生和10名大陆高校优秀大学生组成。
研习营活动课程以室内专题研讨为主、户外实地参访为辅,主题围绕两岸的社会、经济、文化,侧重青年领袖的素养提升及品格培育等各层面,同时也安排了尊重多元文化,关怀弱势群体的社会体验。台湾营的学员们先后前往台北、彰化、宜兰、花莲等地,体验台湾的自然景观,了解台湾的社会风情,感受台湾的人文精神。大陆营的学员们先后赴北京、洛阳和大连三地考察学习,通过访问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联通、密云生态农业区、嵩山少林寺、龙门石窟、旅顺港等地进行分组主题调研活动。各项课程的主讲者多为学养和专业蜚声国际的专家,两岸学者倾学相授,通过20多场讲座的言传身教,引领两岸青年在专业领域中登高眺远。
来自两岸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青年在训练营中共同激发了跨越专业的人文社会思考,一起体会不同的生活经验,经历观察、反思与沉淀的过程,欣赏彼此的优点,分享他人的阅历。
何佩同学在营队结束后的回顾中提到:“这次研习营中每堂讲座都有打动我的精彩之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事例、或是老师的动作。这些课程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对于研习营中两岸大学生的互相学习,何佩同学提到,研习营的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犹以工科为主。作为一名文科学生,她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过程,就是一次次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不断碰擦出智慧的火花。每次讲座的互动环节,大家的言语风格和提问思路总能带给她很多的启发。
而张通同学则表示,这次台湾之行对他来说更像是一次心灵之旅,在听过大师们精彩的演讲,看过祖国宝岛清新的风景,感受了城市不同的文化后,张通心中确认了一个信念:世界是广阔的,人的梦想是没有边界的。
身为本次大陆营员的蒋璜同学表示:“营队为我们提供了拓宽眼界,打开思维,同时认识海峡彼岸朋友的契机,也让我们学会思考与努力,懂得关怀与感恩。”两岸青年研习营对每一位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场难忘的经历,一段精彩的回忆。
通过两岸青年研习营的交流与沟通,三位同学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期待更加平顺的两岸关系,期待更加生态的经济发展,期待更加文明的公民社会,以及期待更为完整的文化传承。除了期待,他们更希望历练自己、充实自己,成为这值得期待的未来的锻造者和见证人。(蒋璜、王玮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