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图书馆:从校园地标到文化符号(图)

索取号:G0061302000-2014-0842发布时间:2014-07-04浏览次数:779设置

果一句话证明你读过上外,你会说哪句?不是你考过专八——这个没有什么稀奇的;也不是你读书时会抱怨、工作后会怀念的晨跑——这个是很多学校都有的功课了;也不是那些也许呆了四年你还是总找不到教室方位的教学楼——虽然这些楼真的很有特色。那是什么?

有人说是你有没有在图文广场的Dream Conviction Love旁边晨读过;有人说是你有没有在图文的楼顶拍过照片;还人说是你有没看过图文的亮灯。是的,无论是梦想·信念·的雕塑;还是从地铁上你就可以望见的蓝色穹顶;抑或是毕业时你再忙也总要惦记见证的图文亮灯;总之,你的上外应该与图文有关。

毕业生的不舍

201456月,毕业季。即便是在静悄悄的图书馆,你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毕业的不舍。图文大厅的触摸屏里滚动播放着很有些煽情PPT《毕业那年,我们不说再见》。精心制作的毕业留言树《致即将毕业的你》——“离别之际,我静静地伫立在你身后,看着你带着青春梦想从这里扬帆起航。……图书馆永远是你知识的殿堂和精神的家园。图文大厅鲁迅塑像旁边醒目地写着学妹对学长学姐的祝福《当我在上外送别你》——“当我在上外送别你,我一定会拉起你的手,去看图文亮灯,它会照亮你的前程,也会在你归来的路上指引……”。图文正大门也专门为毕业生立起了祝福背景板。图文大厅的阿姨跟在图书馆留影的毕业学姐说,你要毕业了啊,我几乎每天都看你背着书包来读书,以后就看不到你了,突然间,学姐就鼻子感到一阵酸。

 

 

6月,图文J110室,毕业生座谈会。毕业的学长跟校长说,四年来,在点滴中感受了学校一直在不变的变化着,特别是图书馆,从二楼阅览室的开放,到阅览室研讨室的设立;从阅览桌多功能插座的安装,到可以背着书包进出阅览室,这些细节的一点点改进,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图书馆很善于倾听学生,每学期都会举行与学生的座谈会,并迅速根据的学生意见做出调整和改进;每学期都会发放调查问卷,公布问卷结果,并公示改进方案。

大学的客厅

相对于西索儿(SISUers)习惯称教育会堂教堂,称师生活动中心师活而言,图文这个图文信息中心的简称并没有太多的创意和新奇,是的,图文是一幢建筑,是你步入大学校园里第一眼看到的建筑,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前辈们把图文信息中心放在校园的正中央——用来做新校区校园地标,想来是有他们的良苦用心和深谋远虑,如果没有了图书馆,我们还有什么呢?我们没有了过去也没有了未来。季羡林先生说,大学里最好的建筑应该是图书馆。没有图书馆,办什么大学?这是图书馆之于大学的意义。

是的,图文对上外而言,从来就不仅仅是一幢建筑而已,就像名字所昭示的,图文的第一功能是图书馆,但是图文的重点和落脚点从来就不仅仅是图书馆,图文是中心,是校园的地理中心,更是学校文化的重心。

图书馆馆长胡礼忠教授将图书馆比喻成一个人家里的客厅,我们常说,我的上外我的家。如果我们去别人家里拜访,只要看看他的客厅,就可以判断这家主人的习性、爱好、品位、趣味和格调,客厅是一个家的门面,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门面,这个门面的硬件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它的里子,是它的内涵。一个有品位的主人会让他家里的客厅充满情调,一个好的图书馆应该让书香盈满校园。问题的关键是,让图书馆的藏书丰富起来并非难事,丰富的藏书只是提供了让书香盈满校园的可能性,从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让丰富的藏书让越来越多的师生来阅读、来讨论,在阅读与讨论中才可能让书香盈园——而这就并非易事了。

 

 

最佳的学习场所

上海新闻出版局官方微博@书香上海 曾专门报道上外图书馆主办的换书活动【书香集结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3月换书季#在这个年纪爱你,不是因为你有车有房,也不是因为那天阳光很好,你穿了一件我爱的衬衫,而是因为,那天你刚好带了我想要的书。’”

换书活动只是上外图书馆主办的图书文明宣传月系列活动中的一个。学校的图书文明宣传月至去年已连续开展六届,六届文明宣传月来,图书馆先后围绕建设文明图书馆走进电子资源、品味数字生活制度保障质量、规范引导文明让服务走近你我、让书籍丰富生活资源共建、知识共享、文明共创信息改变学习等主题,在1-2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信息素养专题讲座、新生书架、读书讲座、馆长与读者座谈会、问卷调查、换书活动电子资源讲座移动图书馆、在线服务、图书借阅短信提醒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学生感言图文现在成了最佳的学习场所,更有毕业生在学校的微博上感慨,无比怀念,曾经一度以为这是相关服务行业的标准,刚来帝都时屡屡受挫,伤心失望。学校开展图书文明宣传月活动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宣传月活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师生读书、借书的文明素质;二是通过宣传月活动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水平,包括信息的检索、文献的查阅、电子资源、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等。三是通过宣传月活动传播学术和知识、营造严谨的求知求学和学术研究氛围。

 校长冠名的读书奖

吸引学生到图书馆只是第一步,吸引学生在图书馆真正的与书为伴,畅游书海才是根本目的。与图书文明宣传月同步成长,更具有影响力、曾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评比优秀项目二等奖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是由图书馆、团委等主办的校长读书奖学术论文竞赛。

 

 

校长读书奖每年举办一期,核心项目是围绕主题阅读指定参考书目、开展论文撰写、进行答辩等,活动载体包括耕读园读书会、新生书架推荐、学生文化沙龙等,形成了从导读、阅读、精读、写作、研讨、深入研究的一条龙式的本科生研究促进流程。创办校长读书奖的初衷即是促进校园的读书文化,带动大学生更深入在阅读中求得知识,在写作中进行思考,拓宽视野,陶冶性情,训练思辨,增加学养;鼓励学生通过经典阅读,拓展求索,寻找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话题,并通过读书奖的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和教授与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在一定范围内精读,讲解书之用思之要,从而巩固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念;鼓励学生将与教授讨论之后,或者自己通过寻找更多资料求索之后的结果撰写下来,从中发现学术的兴趣点;给予优秀的学生机会,请他们在或大到足够享受分享他们成果之乐趣,或小到足有同感兴趣者通过讨论促进作者更深认识的范围内开展交流,使得学生真正开始踏入学术探索的门槛,从而使得他们在大学中获得了真正的人生体验,从读书——探索——讨论——追问,上升到了获得人生意义的可能,这也是校长读书奖设置之初的最高目标。

每届校长读书奖,校长曹德明都无一例外地亲自出席最后的决赛现场和颁奖仪式。以校长冠名,以读书和论文写作为活动的核心内容,将读与写,思与行,感悟与分享充分结合在一起,建立如流水线般的平台来让学生实践这一理念,在入学时获得阅读建议,在图书馆文明月的传播中充分享受便利取书的乐趣,在听耕读园导读的过程中变得深邃,在撰写读书报告或研究论文的过程中解剖问题,并在文化沙龙中的深入讨论中学会思辨,最终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形成思想……从开始的十几个学生参与,到后来的几十个学生,到现在的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筛选淘汰。自2008年开展校长读书奖学术论文竞赛以来,至今已举过六届,六年来培养了一批博览群书、追求新知、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优秀人才;六年来,校长读书奖创设之初就避免成为一个一年一度就热闹那么几天的仪式性项目,而是真正成为可以贯穿全年的常态性建设,唯此,书香方能飘得更远、飘得持久。

最有国际范儿、最有学术气息的场所

作为学校的客厅,外国语大学的图书馆尤其要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国际范儿理应是外国语大学最大的特色,图书馆要成为学校最国际化的场所;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在场最佳载体是图书馆。这是胡礼忠担任图书馆馆长一职之初就定下的目标。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共享学习空间(Learning Commons

 

如今,走进虹口校区的图书馆,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从一楼的学习共享空间和咖啡间,到六楼的网上预约经常供不应求的学术研讨室;从底楼的电子触摸屏到六楼研讨室门口的活动公告屏;从走廊的饮水机到卫生间的抽纸——很少有人会关心这些细节背后倡导者的煞费苦心和诸多周折——而这些可能为我们习焉不察、视若无睹的细节却是接近国际范儿的不懈努力积累和诸多举措之一。当然,国际范儿肯定不会止步于这些细微的外在,国际范儿更多的是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变化,从借还一体统一设置在底楼到两校区互借互还,从电子邮件咨询到QQ全天候在线即时咨询;从短信借阅提醒到移动图书馆和微信平台接口;从纸质藏书的丰富到电子资源的重点投入……真正的服务是与读者需求的无缝衔接。

除了无缝衔接的服务,还有创意无限的活动。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4-5月,世界文明系列——走近法国系列活动在上外举行,这也是图书馆继去年世界文明系列——走近印度之后举办的同一个系列主题活动。活动涵盖了馆藏珍本展、历史图片展、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电影展映、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文化体验等七大类近30项活动。世界文明之旅系统主题活动,是主要由图书馆推出的、密切结合学校语言特色和学校优势,引导学生更好进行深度阅读、扎实专业基础、提升人文素养、培育国际视野、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又一品牌活动项目。

 

托尔夸多·塔索(Torquato Tasso)《被解放的耶路撒冷》(La Jérusalem délivrée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收藏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出版的法语译本)

 

历史研究科班出身的胡礼忠教授说,从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来看,其形态和功能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农耕时代,图书馆形态表现为藏书楼,功能主要是藏书;发展到工业时代,图书馆的形态表现为传统图书馆,其功能除了藏书,主要包括借阅、流通、咨询服务等;当代的图书馆形态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图书馆(包括电子资源、移动图书馆等等),其功能不仅是借阅、流通,图书馆作为场所存在的意义更表现为文化中心,除了提供丰富的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外,更重要的是提供读者相互交流、相互研讨、共享学习空间的场所,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各类创意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精神的家园。将来的不久,图书馆的形态也许是智慧图书馆,其功能是知识共享空间、思想创意中心等等,对大学而言,图书馆不仅是校园地标,更是学校的文化符号。▉(宣衣)

 

摄影  |  周煜辉、顾超、杨谨毓

 

【阅读更多】

1.      上外新闻网: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上外图书馆设立学习共享空间

2.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外举办第六届校长读书奖活动

3.     上外新闻网:赋图文新貌 盈书香满园——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图书馆文明月活动

4.     大学章程建设专题网:校长读书奖:促进校园读书氛围的文化大奖

5.      上外新闻网:走近法国:世界文明之旅文化活动月日程安排

6.     上外新闻网:两种文化、共同繁荣:从东方明珠到埃菲尔铁塔——上海外国语大学近法国文化活动月开幕

7.      中国教育报:如何唤醒沉睡的图书证


26.1K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