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公开信息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行政工作要点

索取号:G0060106001-2009-0001发布时间:2009-12-09浏览次数:791设置

   2009年是学校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学校建校60周年的庆典之年,学校行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与困难,全面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文件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中心,着力推进新一轮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走创新型、开放型和特色型的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以优异成绩向建校60周年献礼。

2009年学校行政工作要点是: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推进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深化和落实。

1、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深化和落实,按照打造三个核心竞争力建设时间表明确的建设内容、措施、节点及目标,扎实推进学科建设。

2、继续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建设“十一五”规划》,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建设管理条例》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建设规划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进一步实施。

3、主动对接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特别是要在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加强外语战略研究,为深化通识教育搭建平台。

4、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抓手,继续抓好学科点、研究中心和基地建设,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抓好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根据申报硕士点与博士点计划,做好前期建设准备,完善预审制度;切实抓好MBA项目的启动工作,迎接教育部专项检查工作;抓好重点学科日常管理工作,为申报新重点学科提供多方面支持,并对现有重点学科冲击学科高峰提供咨询与指导意见;完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建立包括自查和评估、学科声誉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加强评估和监督;完善各二级学科学术委员会,统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做好学科建设的社会评价与宣传工作。

5、进一步强化督办机制,切实推行督办统筹、督办问责和督办追踪的具体措施;根据校内外因素的变化和规划执行状况,对规划进行年度总结和动态调整,积极推进规划要点的落实,确保学校总体目标的完成。

二、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6、按照教育部要求,积极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双学位双专业建设,落实学费管理体制、全校的协调与分配机制,理顺双专业、双学位与辅修制的关系;制定管理条例,编写课程大纲,确保非语言专业双学位制的逐步推行,为保持我校非语言专业的外语优势提供有效保障。

7、抓好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开展松江校区教师排课工作改革,减少超工作量;检查教授开设本科生课程的落实情况;检查督促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检查备课、上课、作业、考试、晨读、阅读量等六个基本环节的建设与落实情况。

8、继续推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合作办学的建设力度,加强院系协调,制定相关规定和制度,积极推动“3+2”、“ 4+2”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

9、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健全教师教学工作奖惩机制。修订本科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方案和教学工作奖励条例,促进院系内部的教师评教(包括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和领导评教的积极开展,结合督学专家评教、学生网上评教,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奖惩机制,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

10、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建立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积极推动教学成果评价工作的深化;切实做好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11、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推进实践教学。统筹整合全校(新传、法学、管理、金贸、同传等)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教学软件、实验教师等资源,建立大学生文科专业教学综合实验中心,推进各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12、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对特色专业实行年度项目管理制度,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定期检查专业建设的进度、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经费续拨挂钩。

13、加强新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参照上海市教委的新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对翻译、瑞典语、荷兰语、希伯来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六个新专业的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管理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14、组织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丰富第二课堂教学,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继续组织全校英语演讲比赛,重心下放,充分发挥院(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延伸英语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推进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15、成立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中心实施研究小组。进一步发挥课程中心在教学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课程中心的使用效率;成立课程中心实施研究小组,负责课程中心技术的推广、培训,并经常性地就课程建设举行学习和交流活动。

16、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调动学生和导师的内在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做好论文盲审、答辩等工作,加强全国及上海市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17、继续抓好多种形式办学,重点抓好规范秩序和提高质量,建立承诺书制度,坚决杜绝违规办学,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建设品牌;要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动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三、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抓手,以锤炼特色为中心,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18、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组织专家对《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管理工作手册》相关条例进行修订,印制新版《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管理手册》。

19、 进一步改进科研管理机制,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实施学术沙龙和项目前期研究制度,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结项率和优良率。

20、落实校党代会要求,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召开“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上层次”研讨会,为推动学校科研层次的提升建言献策。

21、 配合校园网络工程建设,推出并试运行“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22、加强对外学术联系。继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定期聘请海内外学术大师级人物来上外开设讲座。

23、进一步发挥学术刊物的学术导向作用,不断提升青年学者科研实力。组织各刊物主编定期为青年教师开设辅导讲座,在遵守学术规范、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方面给予指导。

四、大力加强学生工作管理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24、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2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做好2009级学生的心理普测、建档和约谈工作。

26、深入做好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做好奖助学金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办理的时效性;加强减免补助工作,继续做好各类补助工作;积极为困难学生创造勤工助学的机会,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基地和岗位。

27、充分运用国家与上海市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推进政策,全面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继续拓展大学生校内外的勤工助学活动;关注并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力争建立新的创新实践基地;继续优化外语服务中心等品牌项目,努力扩大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兼职实习(见习)等社会实践岗位;完善勤工助学奖励机制。

28、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工作。适当加大投入力度,全校动员,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全力以赴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抓紧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想方设法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与毕业生就业后期工作的安排,抓好毕业生文明离校。

29、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优良学风。巩固传统校园文化老品牌,发展创新校园文化新品牌,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做好志愿服务的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志愿者组织、基地建设等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建设,营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新的人才绩效管理平台。

30、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海内外发展战略,以积极落实“211岗位”的聘任工作为契机,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研究全校各学科人才的存量布局和增量发展,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以改善结构为重点,不断完善能够适应“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的人才队伍的基础建设。

31、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机构编制设置的意见,做好全校定岗定编工作。梳理我校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状况,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机构编制设置方案,加大对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人员编制的支持力度,基本解决师资队伍缺编问题,并以此为指导,做好各类人员的选留、录用、招聘和退休、延聘、离职工作。

32、积极配合教育部完成部属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实施,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积极做好在职人员社保基数调整和离退休人员共享费发放工作。

33、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修订和健全以教学科研人员为主体的教职工评价体系和研修培训条例;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继续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积极做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使博士后研究成为拓宽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的新途径。

六、按照俭朴、隆重、实效的原则,做好六十周年校庆筹备工作。

34、成立校庆筹备机构,按照俭朴、隆重、实效的原则,上半年启动筹备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校庆筹备各项工作的安排落实,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35、精心设计系列庆典活动,着重组织好一台高质量的庆典大会,筹备好一系列高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做好校史展览和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工作等。

36、以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同度和声誉。

37、以校庆为契机,充实调整校友会和基金会,完善运作方式,增强学校对校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七、积极拓展对外开放与交流,增强国际竞争力。

38、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筑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继续发挥各学科、专业的积极性,扩大国际化办学的规模和渠道;对校际交流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和调节,在把握总量的前提下进行结构调整,促进高层次的对外交流活动,提高我校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水平。

39、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招收留学生来沪学习的数量、范围和层次,增强学校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40、全面启动国际化人才培养举措,做好优秀青年教师短期留学和学术骨干出国进修的联络和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大学生交流力度,在继续做好德、法、西、意、俄、韩、日、葡、希等语种学生交流项目的基础上,着重做好管理学院与加拿大查尔顿大学管理学院以及英语学院国际公务员班的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

41、按照教育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国际会议的管理。做好“2009年度日本学国际研讨会”、“英美文学研讨会”、“中东问题国际研讨会”、“公共关系国际研讨会”等11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报批和筹备工作。

42、加强外籍教师的引进与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学科布局与发展的需要,落实新增语言专业的外教计划,做好外教聘请工作;积极支持各院系邀请知名学者前来讲学,组织安排好短期专家的专业课程教学。

43、积极配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做好“迎世博”的各项筹备工作,积极配合国家教育部做好“2009年中国‘俄语年’系列活动”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

八、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与改革,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进步。

44、深入开展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办学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学校章程;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扩大与规范校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民主办学与教授治校,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规范、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行政管理流程的落实和二级学院的流程建设,提高机关部处和二级学院的执行力;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干部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继续推进机关部处从指令管理型向指导管理与服务型转变,特别是要提高教学科研一线部门的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态度。

45、进一步加强财经管理,推进财经工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使学校的财经工作运作更加规范、合理、有序。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高校化债工作专项资金,努力优化学校财政状况;做好教职工住房补贴的各项工作;继续开展多渠道筹款工作,运用多种教育服务、基金会等扩大办学资源;在资金管理、经费投入上逐步建立问责制,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完善财务收支规定,强化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继续加强对暂付、暂存款的清理。

46、推进学校产业规范化建设改革,增强造血功能,为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部署,继续推进校办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积极支持“上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整合出版资源,筹建出版集团,支持出版集团做大做强;要继续利用上外附中优质的办学品牌,进一步“输出品牌,输出管理”,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

47、继续深化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要高质量地做好学生食堂等校内公益性保障服务,一方面要扩大对外发展,服务区域与社会,增强竞争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后勤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后勤监督机制,接受师生员工对后勤保障工作的监督,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8、加强环境建设,大力建设节约型校园。进一步强化控制管理成本,营造健康、和谐、节约的校园环境;继续完善物业、绿化、保洁等公司的招投标制度。

49、完善基本建设,加强对基建、修缮项目的过程审计,提高基建、修缮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抓好现场管理和投资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松江校区教育会堂项目的按期完工。

50、认真研究加强校园稳定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新方法,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和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校内安全防范体系;加强保卫队伍建设,认真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以防火、防盗、防中毒、防意外事故为重点,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积极关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各类影响稳定的因素,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校园的稳定与安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