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

索取号:G0060201000-2013-0006发布时间:2011-12-01浏览次数:1173设置

 

20111116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六届第五次教代会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现制定《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序 言

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外国语大学,成为具有鲜明外语特色,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布局合理,培养高端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基地;成为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创新的平台;成为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上海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的思想库。在学科发展定位上,学校传承和彰显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构建促进文、教、经、管、法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平台,使外国语言文学优势学科保持国内一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政治学争取达到一流。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复合型涉外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总体发展目标,学校在“十一五”期间着力推进“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学科和科研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取得新成就,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是,“十一五”期间学校教育的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环节和方面,主要有: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知识创新缺乏措施,标志性成果不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格模糊,成效不明显。

“十二五”时期,学校将继续把提高质量、彰显特色、走内涵发展道路、对接国家战略确定为学校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学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培养高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高端需求,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第一章 总体战略

一、学校“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外国语大学”的关键时期。

(一)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现有一级学科点下增设二级学科点,孵化更多的研究方向,引领相关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发展,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建一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学科点全部建成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新建56个非通用语种专业。

促进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学科的发展;推进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研究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在数量上有所突破,并建成一个“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继续建设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二)培养高端国际化特色人才的能力显著提升

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取得标志性成果;与中央相关部委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各学科专业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化课程体系;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多语种国际传媒人才培养和国际职员培养取得突破。

建立政府、学校和社会多元评价结合,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和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评估制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拥有更加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立高教发展研究中心;以国际化教育和外语教学研究为特色的高教研究能力显著提升。

(三)科学研究标志性成果有所突破

外国语言文学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引领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多学科集成团队在重点领域完成高层次(尤其是国际合作研究)大项目的能力得到提升。科学研究取得更多的标志性成果,获得更多的省部级以上高等级奖项。

(四)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以丰富的外语教育研究成果促进我国高层次的外语教育改革;多学科集成团队与国家有关部委开展战略合作,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和提升话语权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向国家和上海市提交政策咨询报告被采纳比例不断提高;积极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五)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与若干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新机制、新模式;新增数个国家立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建若干个孔子学院。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互派人员、合作研究项目、举办会议等方式,推进科研国际化。

在校生中接受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所占比例达到15%20%。学生国外留学的比例力争达到在校生的50%

引进海外优秀中青年人才和聘请外籍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教师出国访学研修和攻读海外博士学位的人数显著增加。全校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0%以上。

二、基本战略部署

聚焦重大战略主题,以重点突破带动一般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以集约化发展方式,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1.实施“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对培养国家紧缺高端国际化特色人才以及基础雄厚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给予重点支持。继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打造三个创新平台:“国际化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国际职员培养创新平台”和“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平台”。

2.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做强做精重点学科。以领军人才培养为重点,支持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国家级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和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保持国内一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校级重点学科内涵建设。加强对校非重点学科的扶植和培育力度。

3.实施学科专业战略集群建设计划

完善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三级科研平台。创新科研组织模式,重点建设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国国际舆情与国家形象研究、国际组织研究、中国海外利益研究、跨文化研究、中东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咨询机构,增强学校知识服务能力。

4.实施“需、特”专业建设计划

着力打造培养高端复合型涉外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联系本校实际,瞄准培养国际化特色人才的目标,构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更为开放的课程体系,引进境外优秀教材,在非外语类学科中建设全外语教学专业。

采取扶植政策,加强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荷兰语、朝鲜语、波斯语、泰语、印尼语、希伯来语、越南语、瑞典语、土耳其语等特色语种专业和新设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形成优秀教学和科研团队,使学校特色语种学科专业保持在全国同类学科专业中的主导地位。

5.实施师资队伍发展计划

继续建设“三项工程”:名师工程、引才工程和育才工程;更有效地实施“五项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计划、在职教师攻读海外博士学位计划、在职教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后备师资攻读海外博士学位计划、学科带头人海外访学计划。

(二)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持续发展

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注重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本保障。

1.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

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把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带动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改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把依靠教师办学和提高育人质量作为高校行政工作的出发点,积极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协调沟通,充分发扬民主,重大决策出台前进行科学论证,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于学校的发展。

2.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新型的内部治理结构

克服学科建设管理行政化倾向,转变学科建设和管理模式,重视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教授在教学工作、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推进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加大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力度,试行按学科设岗,全面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3.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制定合理的教学科研工作评价体系,形成教师专心教学的保障机制。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评聘的基本条件。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创新机制,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采取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建立教学科研岗位流动制度,实施教师研修计划,重视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形成符合校情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院、系、部门的工作评价要体现以教学为核心的方针。提高本科教学经费比例,加强对实践教学等薄弱环节的支持。

4.鼓励学术自由探索,培育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大学文化

倡导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探求新知的风尚;营造学术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创造更多机会让中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重任。营造学术自由探索、科研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真诚合作的学术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追求“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大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第二章 人才培养

一、本科生教育

(一)建设目标

1.招生规模基本稳定

“十二五”期间,在校本科生规模将稳定在6000人左右,即每年招生规模控制在1500人左右。

2.培养方式有效改进

通过学分制改革、教学资源整合、国际合作推进、教材教法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在加强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的全面发展。

3.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专业的科学定位和协调发展三个方面

(二)具体措施

1. 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工作评估等项目上,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2.推进教学改革

继续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校内及校际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实施弹性学制。稳步推进双学位/双专业制。改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学生+同行+管理人员”三位一体的评估模式。加强本科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问责制;健全教育决策机制。建立学校和专业两级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决策流程,发挥指导委员会在全局及局部重大教学问题上的咨询参谋作用;以课程为枢纽,组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梯队,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拓多样性主修教育渠道。改变主修专业设置过窄、专业方向课程单一、课程分量偏大现象,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余力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参加双学位双专业学习和国际合作办学的“3+1”、“3+2”、“4+2”等不同形式的后续阶段专业课程修读。进一步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完善高端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实践渠道。

强化创新素质教育。结合专业教育,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之贯彻到专业教学计划之中。实施课程论文(设计)、社会实践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的“三文”制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制定本科生研究计划,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继续加强对学生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文化素养的培育;通过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建立一套符合时代要求、体系完整、结构优化、内容更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体育、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体育教学质量,优化体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育教育,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锻炼的意识和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重视学生的公共卫生和保健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加强专业建设

调整专业布局,实施分类指导,健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宏观管理机制,加大专业结构优化与完善力度。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各自定位及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坚持“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重点建设国家和地方急需、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专业;加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重点专业建设。着力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的语言特色和优势,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一批高水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本科专业点;着力做好新设专业的建设工作,建立一支素质优秀、专业精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教师队伍,推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5.重视课程建设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优质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带动队伍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规范教材选用及编写、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按照全面规划、分级建设、突出重点、提高质量的原则和一般课程-主干课程-精品课程的层次,建设一批有特色、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外语院校中居一流水平的课程,形成国家、市、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在非外语类学科中建设一批全外语课程和若干个全外语课程专业。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的建设。

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扩大国外教材的使用比例,引进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国际执业资格证书课程,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建立与国外相应院校可衔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质量评价方法等,逐步实现本校与国外相应学校之间的学分、学历互认与学位互授,进一步推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制等弹性教学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学生。

7.完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

深入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注重教学目标和计划的制定、执行、监控、评估、评审、反馈和整改全过程实施。建立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开展周期性的专业评估和院、系、管理部门质量保证工作评审。

8.强化服务意识

继续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加强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和课程中心软件的深度开发和有效运作,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和兼课教师的操作培训,全面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研究生培养

(一)建设目标

1.稳定招生规模

2015年,在校研究生达到3000人左右,其中博士生约330人左右。

2.合理调整研究生结构

稳步调整研究生结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逐步扩大,至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生达到全校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0%左右。

3.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科、导师和研究生的内在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重点实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工程,争取有更多的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争取有所突破

(二)具体措施

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

积极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争取实现金融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突破;建设专业学位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安排”、“考试评估要求”等方面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针对性。突出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2.加强科学学位授权点申报,巩固传统优势

在已取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基础上,做好新增二级学科的建设工作;争取在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力争新增设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巩固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传统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研究生教育平衡发展。

3.稳步推进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建立以科研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以鼓励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奖励资助体系;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开发高质量、国际化的研究生课程;实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计划,通过联合培养、校际交流、短期访学、国际会议等项目,资助研究生接受国际化教育;做好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工作。

第三章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一、科学研究

(一)建设目标

按照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学科建设规划,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立足本校,放眼世界,服务国家、服务上海,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建设学术高地,汇聚高端人才;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研评价制度改革,由质与量并重逐渐向重质过渡;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增强服务功能,发挥社会效益;强化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过渡;改进学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具体措施

1.强化外语特色

积极申报具有外语特色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的均衡发展;申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做强传统优势学科;推进校内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市级重点学科方面要有所突破;推进特色学科数据库,尤其是外语学科点、国际组织研究、中东研究、舆情分析、跨文化研究等数据库建设以及学术刊物建设,提高学术刊物的学术规范、编辑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筹备并创办《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成果文摘》(英文版)。

2.培育学术精品

加强校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和国家重大课题、教育部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申报工作,培育更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加大科研投入,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条例》;鼓励教师申报校级以上科研项目,出台并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层次研究项目培育办法》;加强校内在编和非在编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出台并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院所管理条例》,做好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估工作;促进纵向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组建学术沙龙,设立“驻所研究支撑基金”;加大科研成果的考核和奖励力度,争取更多学术奖项。

3.加强国际合作

制定并实施学校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规划,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及优秀成果译介中心”;设立“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研究国际化”专项基金,资助优秀学者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申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在海外知名出版社出版外文专著,在海外出版社独立或合作编辑出版国际性刊物。

4.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积极申报上海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或工作室,为上海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出台并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条例》,以横向课题为纽带,稳步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二、社会服务

(一)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校要充分依托多语种、多学科和多文化的特色优势,对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校的社会服务机制,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提供高端社会服务。

(二)具体措施

通过学科点、专业点以及科研机构的资源整合,建立以学科群、专业群和研究机构团队为主的外语、专业和跨文化社会服务平台。

1.建设外语社会服务平台

为社会提供多语种特色外语翻译服务、多语种外语社会服务和文化咨询服务。为上海市中小学外语师资培训、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专业咨询,建立相应的外语师资培训基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外语培训;建立上海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

2.建设专业社会服务平台

为国家和上海市政府提供更多政策咨询报告,提高咨询报告被政府采纳的比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目的国文化、法律等国情专业咨询;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举办专业培训班;进一步推进MBA学位教育;为上海市政府部门提供境外媒体关于上海发展的舆情报告;建立跨学科的社会实践创新平台。

3.建设跨文化社会服务平台

基于学校多语种和多科性特点,建立以目的国和目的国文化为主的跨文化培训中心;加大对跨文化问题的研究;为企业提供跨文化咨询,举办跨文化培训班;为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针对目的国的高端跨文化咨询;建立以目的国和区域分类为主的跨文化案例数据库;建立资源共享的跨文化研究成果数据库。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建设目标

通过国际合作,共建或整体引进56个国外一流学科的“特色、特需”专业;与国际知名大学和机构开展层次高、国内缺、内容新的合作办学,新增若干个通过国家立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810所国外大学建立深度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开发全方位、高层次的科研和教学合作项目;拓展学生交流项目,提高学生海外交流比例,使本科生和研究生访学、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比例力争达到50%;稳步推进留学生教育,力争使办学规模、学历结构、国别分布等更加合理;继续推进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在北美、欧洲或中东等地区新建若干个孔子学院。

(二)具体措施

进一步梳理和评估现有校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激活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交流关系;充分发挥教授的主体作用,通过海外交流访问、国际会议,扩大信息,建立联系,拓展校际交流的渠道,增加交流合作项目;加快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和高层次合作科研,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的规模、层次和品牌;以教育部实施“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为契机,通过各级各类交流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学生留学计划,与国外大学开展对等合作与交流;互认学分和课程;整合留学生教育资源,在教师队伍及行政管理力量、教学设施、办公、学生娱乐场地等软硬件上合理配置资源,增加投入,使外国留学人员总人数达到5000人左右,占学生总人数的50%左右,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国留学生达到8001200人,占留学生总人数的15%20%

第四章 师资队伍建设

一、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建设目标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强校战略,从引进、培养、聘任、考核、分配等环节入手,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措施

1.实施“名师工程”计划

推进名师团队建设,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善于开展学术创新活动、能够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以“学科梯队”建设为依托,支持学科梯队成员和以其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积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其学术地位;重点扶持数十名中青年学科骨干,逐步形成其在国内同领域的学术影响。重点学科建立以中青年学科骨干为核心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实施“学科带头人海外访学计划”,资助2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赴海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

2.实施“引才工程”计划

紧紧围绕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和学科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教育部、上海市和学校各类人才引进岗位的作用,汇聚一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引进做到按需引进、按岗聘用,使之成为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发展需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科研经费、学术助手配备上给予充分保障。

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保障学校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能够吸引和凝聚高层次人才;按照“扶需、扶特、扶强”原则,争取引进海外和国内各类高层次人才80100名:海外人才3040名,国内人才6070名;加大引进国内外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的力度,其中,国家“高端学者计划”或“百千万人才工程”1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5名,上海市“东方学者”35名,上海市“地方队领军人才”35名,学校“211特聘教授”5名。

3.实施“育才工程”计划

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新进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计划”,充分发挥老教师、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团队培育计划”,对全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以全覆盖形式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以课程建设、项目研究为平台,通过“核心带团队,团队出核心”的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选派4050名青年教师参加“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计划”,2530名教师参加“在职教师攻读海外博士学位计划”、“在职教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和“后备师资攻读海外博士学位计划”;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非通用语种专业青年教师,积极争取教育部、上海市各类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访问学者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工作”等项目的支持,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访学研修、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吸纳符合条件的、具有教学科研发展潜力的优秀辅导员参与青年教师培养项目;全校专任教师的研究生学位比例达到90%,博士学位比例达到60%(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例达到90%,非语言类学科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0%)。

二、推进“聘任改革”

继续推进以教师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岗位聘任办法,提高教师职务聘任中的竞争性与选择性;完善《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多要素构成的绩效考核导向机制。

第五章 精神文明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

一、精神文明建设

(一)建设目标

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党的建设

继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领导班子要继续深化“四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科学发展能力,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务实型”、“合力型”和群众“满意型”的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战略思维意识和国际化办学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继续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推荐提名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重视干部的梯队建设。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继续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党代会常任制。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抓基层、打基础长效机制。继续重视离退休教职工党建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老有所为”的积极作用。以“全程化、全覆盖、分层递进”的模式,有效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树立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优秀典型,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区、进社团的多点布局。

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大力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加强以教代会为主要载体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工委和民主党派在学校民主科学决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促进语言文字工作

以信息化为主线,以规范化标准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和基础建设为支撑,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和规范化程度,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发挥语言文字规范化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协调发展和校园语言生活的和谐。

4.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继续完善安全稳定工作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继续加大财力投入,建立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重视发挥学生治保会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与校园周边治安综合处理平台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合力,共建平安校园。

二、学生素质教育

(一)建设目标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素质教育。“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不断优化管理职能和服务能力。

(二)具体措施

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健全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实现校内学生工作资源共享;完善主题教育月内容设计,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内外、社区、社团、新媒体的阵地布局,继续构建“全员育人、科学育人、实践育人、全程育人”的大思政平台。

2.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科学化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平衡的高素质学生辅导员队伍;培育12名市级“阳光学者”,以具备思政领域高级职称者和阳光学者为带头人,建立三个左右辅导员工作科研团队,培养专家型辅导员;进一步完善辅导员晋级考核制度,落实思政工作人员“双线晋升”制度。

3.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现多样化

贯彻“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以校园服务指导为载体、推进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原则,促进学生就业选择向国家项目、基层建设倾斜;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机制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计划”,丰富新生导航、学习职业生涯教育和人生发展规划教育;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导航队伍,推动“SISU职业+计划”、“校友计划”、“学友计划”落实;拓宽大学生国际化视野,建立大学生海外交流和国际化实习平台。

4.大学生奖学金、资助管理进一步优化

确保国家资助政策顺利实施,强化资助管理工作育人职能。进一步加强资助管理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资助管理工作科学化;努力引进社会优质资源,设立学生工作奖学金项目或合作项目;深入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实现奖励资助工作信息公开,使各类资助经费惠及更多经济困难学生。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加强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建设,继续完善队伍建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落点到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团队。

6.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职能

加强勤工助学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巩固和开拓勤工助学基地,继续推广“外语服务中心”品牌,拓展各类社会实践岗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见习岗位。

三、校园文化建设

(一)建设目标

倡导良好学风,完善艺术教育实施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具体措施

1.促进学生学术文化建设和校园文体教育建设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学术竞赛。建设以“挑战杯”全国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为核心的科研大赛体系,营造以“校长读书奖”为核心的校园读书氛围,丰富以“思索讲坛”、“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博士沙龙”为主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形成以大学生艺术团为核心的艺术教育载体,结合“拾艺沙龙”、“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促进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2.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构建以暑期社会实践与就业见习基地为核心的平台;优化志愿服务品牌,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建设;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开展以“创业计划大赛”为核心的创新类活动,努力实现国家级竞赛成果突破,并促进学生创业实体成果转化。

3.深化大学生社团和团学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建立职责分明、指导有效、形式灵活、多级管理的社团管理新体制,充分发挥社团在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校园活动,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学生会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继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进一步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坚持锻炼、科学锻炼的比例,培养学生自觉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依托全校运动会平台,建立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模式,推动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第六章 学习资源与教育设施建设

一、图书文献建设

(一)建设目标

拓展虹口、松江两校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提高特色文献建设质量,实施信息素质教育。

(二)具体措施

1.建设数字图书馆

改善图书馆网络环境,方便读者使用电子信息资源;完善身份认证系统,保证授权读者在馆外能便捷地使用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改造图书馆中心控制系统设备,使各项指标和功能达到国家技术标准;确保电子信息资源购置经费年增长率不低于10%,提高其文献购置总经费中的比例。逐步将电子信息资源的覆盖面拓展到各主要语种和相关学科。重点加强具有外语特色的电子信息资源配置;继续开展回溯建库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书目管理系统。实现不同载体、不同馆藏地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

2.建设特色文献

对在建的跨文化研究、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俄罗斯文学研究、德语文学研究、日语教育及研究、英语教学与教材研究、中国与国际组织、中东研究、国际工商管理案例库等特色文献项目进行评估,修正建设目标和方向。投入优势资源,经过持续建设,使上述特色文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构建统一的特色文献网上平台,向校内师生和国内外同行开放学校的特色文献。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

(一)建设目标

以先进技术、多样手段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提供支撑和服务。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教育部CNGI项目要求,完成IPv6校园网项目建设;做好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的收尾工作,实现学生宿舍校园网络全覆盖;将校园网络主干升级至万兆;校区内增加光缆公里数;建设更安全、稳定、快速的校园网络。

2.完善校园信息系统

不断提升和调整信息平台的功能,使之更适合师生使用;搭建IDC数据中心,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和应用;实施校园卡系统二期改造,扩大校园卡应用范围,嵌入数字迎新和离校系统。

3.加强信息技术支撑科研的力度

以建设上外“特色学术网站”为切入点,打造若干信息技术融入学科建设的特色项目。

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一)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校继续加大对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之更好地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措施

1.做好虹口、松江两校区的校园基本建设规划,筹建人才公寓、国际教育中心、跨文化学术交流中心和学生宿舍。

2.在松江校区内非教学区中增建拥有1000床位的研究生公寓;全面启动小别墅及其配套设施改造项目。

第七章 保障、实施与评估

保障、实施与评估环节,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务必做到保障有力、实施有序、评估科学。

一、积极构建现代高校管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学科专业建设、学术能力评价、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规范管理、创新管理、细化管理”,不断克服和减少学校管理体系中“短板”,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营造有利的软环境。积极实施新的教师综合考评办法,并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在机关职能部门试行“第一时间办理答复制”,增强机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既要严格按硬性规定和程序办事,又要最大限度地方便教职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在坚持规划统一、基本管理制度统一、办学资源调配统一的前提下,简政放权,充分激活院系办学资源。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基层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十二五”规划所要落实的诸事宜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进行决策和部署。

二、科学推进规划实施

在规划实施中,要注重时间节点,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验收规划阶段性成果。校长办公会按时间节点就“十二五”规划执行和实施情况,定期召开专题推进分析会,总结规划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签发督办单进行督办;对推进规划不力的单位和干部要提出明确的批评,并确定整改期限。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汇报,并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和部署。组织部门要把干部实施规划的工作业绩作为干部考核任命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三、坚持科学全面评估

成立“十二五”规划专门评估机构。评估机构要以校学术委员会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校外专家参与。要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估、专门机构与教职工评估的有机结合。要针对重点学科和正在发展建设中的学科、教学院(系)和科研院(所)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评估。对一些重大项目和学科建设评估,要“特事特办”,避免过度追求短期阶段性成果,全力促成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生。评估的结果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定期公布,并由校领导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讲评。

四、推进后勤、财经与产业发展

后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途径、新模式,推进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品质和能级,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完善财务和资产管理模式,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强化预算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提供财力支持。开源节流,在平衡支出上加强监督和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在巩固现有筹资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筹资、融资渠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内各级财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领导、分级核算、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继续规范收入管理,完善校内收入分配制度。

继续加强学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以上海上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对校产校企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组建上外出版集团,确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我国同类出版社中的领先地位。

 

结束语

“十二五”时期,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外国语大学”的关键时期。质量、特色、对接和国际化是学校“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词。“十二五”规划是学校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为此,学校须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确保规划有序展开、扎实推进。面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学校的新变化和新需要,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将对“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进行适时的修正和完善,使学校发展更好地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