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公开信息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简介(人文科学模块)

索取号:G0060503003-2011-0027发布时间:2011-06-03浏览次数:8143设置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简介

(人文科学模块)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配合一定的专题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讲:什么是文学

1.文学是镜子还是灯光?2.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3.文学是如何呈现给我们的?4.我们可以和应该如何对待文学?

第二讲:比较文学与文学研究

1.我们都是文学研究者;2.文学研究都干些什么?3.有必要“比较文学”吗?4.比较文学方法和类型简介

第三讲:中国作家在世界:以鲁迅为例

1.我们这个时代还要不要鲁迅?2.鲁迅的独创与外国文学资源,以《狂人日记》为例;3.中国文学的世界意义: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四讲:外国作家在中国:米兰·昆德拉为例

1.昆德拉的其人其作简析;2.昆德拉在中国的传播与介绍;3.外国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第五讲:在中国与外国之间:翻译与文学

1.功德无量的文学翻译:从林纾说起;2.文学翻译与文化交往;3.译介学:比较文学的新领域

第六讲:都市文化与文学:以《长恨歌》等为例

1.都市的发展与都市文化:中西比较;2.文学中的都市形象:《长恨歌》分析;3.都市文学与现代化的反思

课堂讨论(一)议题导引:

1.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城市与乡村文化的优劣?2.你认为中国都市文学与乡村文学哪一种成就更高? 3.都市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吗?

第七讲:影视文化与文学: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为例

1.艺术的演进与影视的兴起;2.从茨威格到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分析;3.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冲突和协调发展

课堂讨论(二)议题导引:

1.你欣赏世界名著读原著多还是看影视改编作品多?2.你认为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哪个更生动形象?可以互相取代吗?3.摄录、刻录、播放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影视艺术的普及对文学会带来哪些冲击?

第八讲:网络文化与文学

1internet与网络文化;2.什么是网络文学;3.网络文学与文学的未来

课堂讨论(三)议题导引:

1.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有怎样的关系?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你能设想更新的网络文学形式吗?3.网络文学的兴起意味着传统文学的消亡吗?

第九讲:我们时代的文化与文学

1.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历史遭遇和现实处境;2.关于世界文学的理想;3.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未来

第十讲:文化与文学经典

1.经典的定义和形成 ;2.文学经典有什么文化功能? 3.文学经典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4.我们如何看待和阅读文学经典

课堂讨论(四)议题导引:

1.有人认为“经典就意味着霸权”,你同意吗?2.有人认为,回到经典就是搞清楚经典作品原来的意思,你怎么看?3.你对目前种类繁多的“戏说”、“解构”和“恶搞”怎么看待?4.结合你欣赏经典作品的体验,谈谈文学经典的作用。

主讲人介绍:宋炳辉,1964年生,江苏省启东人,博士、教授。历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现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副主编。学术兼职有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等。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近年来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弱势民族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民族意识》、《追忆与冥想的诱惑: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方法与实践: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合著)、《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画像:贾植芳画传》《都市子夜的呼号:茅盾与上海文化》、《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合著)、《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传》等8部。另有编著《新编大学写作》《网络文化与文学》(学术对话录)、《徐志摩诗文鉴赏》、《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5卷本,副主编)、《老舍印象》、《辜鸿铭印象》、《朱自清散文名篇》等7部。以及译著《伍尔夫日记选》《现代汉诗:191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外文学关系史》、《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方法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等;本科生课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文化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上海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教学基金奖等奖励多次。

 

唐诗与宋诗赏析

教学目的:唐诗和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最典型的两种诗歌审美范式,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达到如下教学目的,第一、使学生对中国诗歌特别是唐宋诗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史的认识。第二、使学生对唐宋诗生成的背景和环境有比较深入、清晰的了解。第三、提高学生对于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于诗歌等文学形式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对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宋诗发展的脉络渊源作大略的、比较系统的梳理和介绍。

第二周:初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四唐说”的形成。第二、初唐诗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三、初唐重要作家作品介绍;盛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盛唐诗的发展和主要特点。第二、盛唐重要作家作品介绍:边塞诗人和田园诗人。

第三周:李白和杜甫。包括,第一、青春李白——盛唐河盛唐诗歌的的代表:李白。第二、转折性和集大成的诗人:杜甫。

第四周:中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韩愈和韩愈周围的诗人。第二、白居易以及“新乐府运动”。第三、刘禹锡及其他诗人。

第五周:晚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小李杜”的创作。第二、晚唐的代表作家贾岛、姚和所谓的“晚唐体”。

第六周:宋初诗歌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晚唐体”诗。第二,“白体诗”。第三,“西昆体”诗。

第七周:真正意义的宋诗的形成。包括,第一、“欧梅”(欧阳修河梅尧臣)。第二、王安石和“荆公体”。第三、苏轼和苏门文人。第四、黄庭坚和陈师道。

第八周:南渡诗人和“江西诗派”。

第九周:南宋中兴诗坛和中兴四大诗人。(主要介绍陆游河杨万里)

第十周:晚宋诗坛——四灵和江湖诗风。

第十一周:考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结合。

考核方式:学期论文

参考书目;闻一多:《唐诗杂论》;施蛰存《唐诗百话》;冯沅君、陆侃如《中国诗史》;齐治平《唐宋诗之争概述》;钱钟书《宋诗选注》;钱钟书《谈艺录》;朱自清《经典常谈》

授课教师:史伟(1972——),河北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副教授。出版专著《宋代文学研究》,发表论文十多篇,散文随笔十多篇。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批评史,有较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扎实的学术基础。

音乐欣赏

教学目的:本课是美育教育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内容,国家教委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音乐欣赏“以美辅德”,有利于人改造世界、改造自己和陶冶情操;音乐欣赏“以美促体”,有利于人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另外,音乐欣赏的二次完成性能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欣赏的教育不仅可以综合地培养人的各种素养,而且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想象能力尤为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本课的目的就是从音乐作品的分析入手以启迪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从而使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爱美,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而且在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一定的辅助。本课是以全校各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因此课程内容上与专业的作品分析有一定的区别。本课特别注重音乐作品的代表性,广泛性,知识性和通俗性。比如: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以及中外作家作品等。因此,选课对象无需一定要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欣赏导论  2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信息元素及其功能,声音及听觉的感知能力的差异。音乐知识理论基础与音乐欣赏的层面,如何提高欣赏水平。

学习要求:要求全面理解音乐艺术的基础常识即音乐的本源,原点及生活及社会的意义,找到并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自学:重新聆听和思考已接触过的若干音乐作品。

作业:简述声乐作品的艺术感受。

第二章   民族民间音乐  6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的起源的几种学说,模仿学说,劳动来源学说,情欲来源学说等。劳动号子(各种)的实用价值,山歌及秧歌音乐,小调与曲艺音乐,地方戏曲及京昆剧音乐。

学习要求:认可和了解多种音乐起源学说的理论,学唱一至二首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及曲艺戏曲音乐,对国剧京昆剧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自学:学唱二首小调音乐。

作业:试论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三章  中、外歌剧,歌舞剧及音乐剧 (10学时)

主要内容:西洋歌剧的历史及经典作品,中国歌剧的历史及作品。中外歌舞剧的作品,西方四部经典音乐剧《猫》《剧院魅影》《西小姐》《演艺船》等。

    学习要求:了解歌剧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熟悉歌剧中咏叹调,宣叙调的区别,欣赏歌剧的基本常识和剧场要求。

    自学:观看其他几部音乐剧如《悲惨的世界》等

    作业:学唱《猫》剧的主题歌,并学出艺术感受论文。

第四章  器乐曲,室内乐及大型交响音乐 (12学时)

    主要内容:中外各种乐器知识和乐队的组合,小型乐队与大型乐队编制,小型器乐曲与室内乐,各种奏鸣曲协奏曲,交响音乐的历史及早中晚经典作品及作家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求:了解各种中外乐器的性能及特点,区分不同的音色,分辨各种乐器的效果,了解器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大型交响乐的表现形式。

    自学: 演奏乐器(种类不限

    作业:完整聆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及第九合唱交响曲,并写出艺术感受及作品分析论文。

教学要求:本教学基本要求授课对象具有正常的听力能力和音乐作品的初级审美能力,教学基本上要求做到理论和实际分析作品相一致,同时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深入浅出。作品的选择上尽量从内容的广泛度上予以把握并注重中外的作品比率。课堂上应有固定的钢琴乐器和必备的音响及视频设备。

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师生采取互动的方式,音乐的具体作品在欣赏后大多以问答形式来加深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理解。课后则布置一定类型的音乐听力欣赏作业并开展小组和班级的专题讨论。总体上从浅显的音乐作品入手逐步过渡到大型较复杂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增强和提高普通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外名曲欣赏》王盛昌编;2.《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编;3.《音乐社会学》(苏)阿·苏哈托著;4.《西洋百首名曲祥解》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授课教师简介:康明安副教授,男,19537月出生。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文艺部副主任,上海市教师艺术团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音乐艺术教育38年,出版《音乐美鉴赏》,《交响音乐赏析》,《音乐基本理论》等多部著作;论文发表四十余篇,其中优秀论文多篇;《全面把握和理解艺术的原点和艺术教育的真谛》获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长期知道学校交响乐团体和合唱团体艺术实践演出活动,在高校开设的课程有:《音乐理论基础》、《合唱与指挥》等,在上海东北片高校开设跨校的《音乐欣赏》等课程。

摄影史略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使学生深刻了解摄影的历史和样貌,以及摄影史上的重要人物、流派与作品。了解摄影在每个阶段的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范例欣赏对摄影发展历程作讲解。教学中讲授者应尽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将死板的理论课上成欣赏课,使学生在欣赏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使用教材:

1、指定教材(或某几本教科书的某部分):

《世界摄影史》李文方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2、主要参考资料:

《世界摄影史》顾铮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世界摄影艺术之旅》刘飞越编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世界摄影大师图典》 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中国摄影出版社

《论摄影》(On Photography1977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林 路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The American Photography Museum

http://www.photography-museum.com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PhotoHistory  (PhotoGuide Japan )

http://photojpn.org/HIST/hist1.html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关于《摄影史略》这门课  

第二章 摄影史中的“匆匆一瞥”  

第三章 从艺术学角度看摄影史

第一节1825—1839(探索与实验)

第二节1840—1889(写实摄影、绘画主义)

第三节1890---1917(自然主义、印象派、纯粹派、未来派)

第四节1918—1959(抽象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达达主义摄影)

第五节1960-  (当代摄影)

第四章 图库中的摄影踪迹

第一节  十九世纪

第二节  艺术摄影

第三节  新闻摄影

第四节  肖像摄影

第五节  时装摄影

第六节  人体摄影

第七节  科技摄影

第八节  纪实摄影

第九节  广告摄影

第十节  风光摄影

第十一节 都市摄影

第十二节 新潮摄影

授课教师:华东师范大学 沈俭 副教授

书法

课程简介: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笔墨如歌的文脉传承史。中国书法艺术课是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本课程可使学生理解书法历史各时期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人文态度和审美情趣,启发学生在当今科技发达时期对传统艺术的思考与追求。通过书法课程的教育和学习,在探源文字,承载传统、抒发心志的同时,理解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必要性,为倡导新世纪书法推向世界有可靠人才资源,使中国的书法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艺术类院校和大学中文专业学校所学的一门文化知识与书法技艺共享并用的文化艺术课。该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书法技艺,掌握、应用这门称之为国粹的独特艺术。同时,在基本技法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横竖撇捺点中学习学书做人的基准,从而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视与热爱,完善其对艺术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

1、以专题形式逐渐了解书法的学习意义和要求,认识相关知识和技法欣赏能力。

2、课题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

3、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了解书法的知识、提高学书兴趣(包括参观、参赛、展览等形式加以辅导)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书法——中国人的心画

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意义和历史;2掌握用笔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书法的产生和发展轨迹;2、文房四宝;3、怎样学好书法;

4、执笔与运腕

教学重点:执笔与运腕

第二章  楷书基本笔画及间架结构

教学目标:1掌握楷书的特点;2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

教学内容:1、楷书的偏旁部首;2、楷书的间架结构;

3、结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4、章法布局

教学重点:基本笔画的写法

第三章  行楷的结构特点与神韵

教学目标:1、理解行书和楷书关系;2、领悟行楷书写笔画的变化

教学内容:1、书法中的中锋与侧锋;2、方圆、疾涩、运笔的节奏

3、讲解书法中的筋骨血肉、笔力、墨法

教学重点:行楷书写的方法

第四章   行书特点及写法

教学目标:1、理解行书的特点;2、基本掌握行书的写法

教学内容:1、学习古文、唐诗练习书法;2、行书基本知识;3、笔势、笔意;

4、书法中的阳刚、阴柔、虚实、方圆

教学重点:行书的写法

第五章  书法艺术的欣赏与创作

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书法作品的基本方法;2领悟书法创作的方法

教学内容:1、书法审美的共性与标准;2、书法创作辅导;

3、书法作品品评、测试;4、创作书法展览作品、交流

教学重点:1、书法作品的赏析;2、书法创作的方法;3、作品布展

第六章  讲评、考核

教学目标:总结学书体会

教学内容:1、总结学书体会;2、讲评学生作品

教学重点:讲评学生作品

授课教师简介:董祖豪,男,浙江宁波籍人,现居上海。三次赴日本进行讲学、文化交流活动,获日本文部艺术大赏奖、泰国世界华人艺术金奖、台湾中华书法艺术特等奖。2007年—2008年迁址松江任松江方松社区《新松江区》编委。20092月任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法客座教授。现为中国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美协会员、世界艺术协会副主席,香港远程教育学院书画系教授、上海民族画院名誉校长、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以及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

《庄子》选读

课程简介:《庄子》一书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性之道,对中国古代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至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汪洋恣肆从容洒脱的文章风格令后世文人景仰不已,苏东坡认为熟背《庄子》《孟子》《史记》是写好大块文章的必修功课,清代怪人金圣叹亦将其列为六大才子必读之书。本课程的开设,就是想通过《庄子》若干篇目的讲解是同学们能够对庄子其人其思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庄子思想、艺术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影响。

教学要求: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学生听讲与做作业相结合,并要求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全面了解庄子的有关重要思想,以及庄子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发展情况。

教学内容:

庄子其人

教学重点: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庄周及《庄子》;庄周的思想

逍遥游

教学重点:1、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2、了解逍遥游的涵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1、“逍遥”的意义;2、庄子逍遥的境界

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

教学重点:了解逍遥游的涵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逍遥游的历史阐释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 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1、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

2、庄子:鱼之乐;惠子:不知鱼之乐。

 

教学重点:1、庄子“术”的涵义;2了解天下篇的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1“方术”(学术)的渊源和流变过程从整体上进行了追溯和回顾;

2“齐物”、“弃知”、“去己”的思想与古代的“道术”的关系。

  渔 父

教学重点:1.庄子对儒家仁义忠孝观念和礼乐制度的批判

2. 庄子的“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1.对儒家仁义忠孝观念和礼乐制度的批判。

2.表达了作者“法天贵真”的思想。

 盗 跖

教学重点:庄子是非观念的涵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辩难,旨在破除人们的是非观念。

  

教学重点:庄子寓言、重言、卮言观念的涵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寓言、重言、卮言

知北游

教学重点:1.庄子无的涵义;2. 庄子之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1无非是把大道的特点归结为一个“无”字。

2、庄子之道

参考书目:

1、郭象《庄子注》(在郭东藩《庄子集释》中)

2、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 巴蜀书社

3、方勇、张晨霞《庄子闲读》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4、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 中华书局

5、崔大华《庄子研究》 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授课教师简介:凤录生,中国文学博士,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长期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等课程,并开设《世说新语》、《庄子》选修课。

拉丁美洲文化

课程简介:课程从拉美文化的混血文化特征开始讲述,并以历史发展观的视角引导学生了解美洲土著印第安文明(以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古代文明为代表)的兴盛与没落、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国兴起的历史背景、欧洲-基督教文化在美洲的传播及其与土著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融合,以及拉美国家独立至今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与其文化内涵之间的必然联系,整个课程主导思想是以历史为主线条讲述拉美文化的基本特点。期间穿插讲述绚丽多彩的拉丁美洲民俗文化和风情、曾经以其“魔幻现实主义” 而影响过中国整整一代作家的拉丁美洲文学、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关系史等等,而对BRICs之一的拉美大国巴西也将作单独详尽的介绍。

主讲教师:陆经生  教授(西方语系)

户外运动

课程简介:户外运动,是一项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岩、自行车、定向运动、等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户外运动课程突破了习惯思维和传统模式,对于深化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有户外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对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抵御挫折、超越自我、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热爱自然、珍视生命的精神和意识,同时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团结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内容:

一、理论(10学时):

1、户外运动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等;

2、定向运动发展概况,定向运动特点,装备,主要国际赛事、锻炼价值等;

3、动感单车的发展概况,运动特点、运用原理、锻炼价值等。

二、实践(26学时):

1、地图与指北针                 

2、如何定向

3、定向教学比赛

4、动感单车基本技术:学习掌握三种基本手位,一手位、二手位、三手位练习。

5、单车的姿势,初步了解坐姿,坐姿上坡,站姿疾速,站姿上坡,跳跃,快速坐姿,快速站姿等

6、学习掌握完整的动感单车课程

7、专项素质与技能考核

考核形式:

    时:(20%

理论部分(20%),要求:规定时间、以开卷形式集中考试

内容:1、定向运动的基础理论与专项理论

          2、动感单车的基础理论知识     

专项技能(60%

(1)    达标  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腰部力量的综合测试

(2)    在校园定向、百米定向和短距离定向比赛中选择其一进行考核

 3)所学单车的姿势、手位的变化配上音乐节奏。

方法:45人一组

评分标准: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对定向运动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评价中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及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动感单车姿势动作及手位动作掌握熟练程度,音乐配合是否协调、是否有节奏感、有力度、有强度,伴随着音乐节奏是否有犹如身临其境。

授课教师简介:

君薇,女,讲师,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垒球一级裁判,主要讲授篮球、垒球、排球、乒乓、游泳、健身单车等课程。

冯强明,男,讲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田径国家级裁判员,现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支部副书记。主要教授:田径、散打、游泳、旱地冰球定向等课程。曾获邵一兵教学科研三等奖、全国优秀田径裁判员、上海市优秀救生组长等。

大学传统体育养生概述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面向全校的一门关乎健康知识和关乎传统文化继承的课程,通过《大学传统养生概述》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传统养生的基本理论,掌握传统养生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目的。为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学习传统养生对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有着深远的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讲    传统养生基础                           3学时

要求:掌握养生的概念、特点、功能、规律、意义

第二讲    传统世俗养生法                         3学时

要求:了解四时养生法、生活起居养生法

第三讲    传统体育养生学概述                     3学时

要求:掌握传统保健体育养生与一般的医疗区别、课程意义

第四讲    传统体育养生的要点                     3学时

要求:掌握养生要点

第五讲    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之阴阳学说             3学时

要求:理解阴阳学说

第六讲    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之五行学说             3学时

要求:理解五行学说理论

第七讲    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之藏象学说             3学时

要求:理解藏象学说理论

第八讲    传统养生功法之五禽戏                   3学时

要求:掌握五禽戏动作要领、原理

第九讲    传统养生功法之易筋经                   3学时

要求:了解易筋经动作方法

第十讲    传统养生法之八段锦                     3学时

要求:掌握八段锦动作要领、原理

第十一讲  传统养生功法之六字诀                   3学时

要求:了解六字诀动作方法

考核形式:一篇关于养生的论文和一种养生方法或者开卷考试和一种养生方法的结合(3学时)

教学要求:理论以理解为主,须掌握一种传统经典学说;养生方法以了解为主,重点掌握一种自己喜爱的有效的锻炼方法。

授课教师简介:徐林,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硕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武术6段,跆拳道黑带4段,中国气功协会上海高校教师传统功法教练员培训班首届学员。

高级英语视听说(零课时)

课程简介:《高级英语视听说》旨在通过严格的、专门的训练使学生能比较熟练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具有较高水平的听力理解能力;并能就所听的内容进行连贯表达。本课程采用不同形式与题材的视听材料,如对话、讨论、讲座、新闻报道、采访、故事、电影片断等,使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本课程是基础阶段视听说课的延伸,基础阶段视听说课所介绍的基本听力技巧,基本听力理解能力在本课程得到进一步训练、巩固与提高。本课程给学生的语言素材是多方面的,所接触的语言知识是综合性的,使精读课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本课程中得以复现,延伸和扩大,为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本课程使用自编教材,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

       Part One       Listening for Clues                        

       Part Two       Note-taking

       Part Thre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     Spot dictation

              B.  Story and news report

       Part Four      Interpretation

教学要求:

Part One       Listening for Clues

    学生几乎无法直接听到问题的答案。必须从谈话中寻找答案的线索。这是一个与传统的练习不同的训练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

Part Two       Note-taking

       该项目分A. DecodingB. Controlled note-makingC. Guided note-makingD. Use the outline frame to make an out-line about the lecture or complete a summary passage四个单项练习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弱读与连读,并且用各种方式,包括用abbreviations symbols 快速记笔记。在笔记的基础上,运用笔记中的信息完成对所听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训练重点:关键字的判断能力;归纳要点能力;完成概要能力。

Part Thre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     Spot dictation

    训练重点:熟悉弱读与连读等语音现象;短暂记忆能力的培养;利用语言知识和笔记技巧记录熟悉和不熟悉的短语的能力。

B.  Story and news report

    运用各种练习形式,如选择题,是非题,问答题等,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Part Four      Interpretation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笔记,完成对所听内容的整句口译。

    训练重点:对长句和复合句的理解;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译能力。

学生要求:非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约30人。要求英语水平相当于专业英语四级良好及以上成绩。该课程为学期课,学生在课程中心自行注册参加学习。学习成绩合格者即取得相应的学分。

授课教师简介:施心远,男,1951年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1975年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并留校任教至今。讲授过的课程有英语专业视听说课,高年级英语视听说课等。198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主要从事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及英语教学手段的研究。主要学术论文有《“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本科生系列教材”之《听力教程》编写构想》(《外语界》,2006年第2期)。参编的教材有中央电视大学用教材《英语听力教程》14(史志康主编,本人第三册副主编)。主编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本科生系列教材之《听力教程》14册。撰写的专著有《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之第七章《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手段研究》。198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申银万国奖教金(教学科研)三等奖。“《听力教程》及视听说教学改革” 获200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儒家伦理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运用儒家伦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择业、恋爱等方面的健康人格塑造与培养进行分析,帮助其在汲取中华民族儒家伦理优秀文化遗产精华的过程中,更加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以提升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俱备的民族文化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完善。

教学内容:一、儒家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大学生人格建构;二、儒家伦理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儒学在中西方文明融合和对话中的价值;四、儒家伦理对当下中国大学生的影响;五、儒家伦理与中国大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六、儒家人格理论的历史嬗变;七、儒家人格理论的特性:精华与糟粕;八、儒家伦理与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塑造及其教育的构想;九、中国大学生的理想诉求:创造幸福的人生

考核形式:提交论文

参考书目:汤一介  《儒学十论及外五篇》;

谭大容  《人格、人性与人文精神》;

吴来苏  《大学生人格教育与修身》

授课教师简介:刘燕,女,硕士,讲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分团委书记。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教育与管理,曾讲授《形势政策课》等课程。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概论(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茶叶商品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茶道和茶艺知识。学会以茶修养身心的方法,了解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同时也为有兴趣参加上海市"茶艺师""茶叶审评师"(初级、中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讲教师:倪蕙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大众体育舞蹈(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主要是学生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了解和初步掌握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以及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良好品质及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学习,勇于拼搏和攀登及敢于竞争的意识品德。

主讲教师:马建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文化概论 (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特别是通过对儒释道经典、古代文学作品英译本的阅读,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拓宽思维,陶冶情操,加深对人类、社会、自然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认识,

主讲教师:顾韶阳(东华大学)

西方美术欣赏(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从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角度讲授从原始到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介绍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研究艺术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课程以西方艺术为主线,介绍西方美术的基本原则和欣赏规律。教学采用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法,展示艺术作品的视觉图像,使学生从作品的欣赏中得到艺术的直觉和感受。

主讲教师:孙乃树(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漫谈(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相对于直接培养人们经世致用能力的科目,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目以及其他实用性科目而言,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在物欲横流及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严重失衡的时代,艺术、设计对于人类生存与未的意义,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在我们面前。这一课程以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

1艺术、设计的起源  2、中外远古艺术  3、中外青铜艺术 4、中国古代艺术5中国工艺之美      6、外国古代艺术  7、文艺复兴   8、中国的人文情怀9、激情与理性、革命与浪漫   10、与传统决裂   11、寻找新艺术  12、西方的冲击   13、设计的范畴   14、装饰艺术的设计  15、设计与科学  16、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17、设计与文化  18、设计师与设计  19、走向未的艺术与设计

主讲教师:张德群(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现代文学名作选读(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课程计划选取现代文学史上十多位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从创作背景、主题内蕴、艺术形式、文学史价值与意义等层面,综合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对这些作家作品予以比较富于思想和审美深度的分析,引领学生进入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世界,对民族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现代文学艺术成果有一个初步了解,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家所走过的艰辛坎坷的艺术创作之路加深理解,启发学生开拓文化视野,更好地认识我们民族刚刚过去的百年历史,中国现代文学所蕴含的最重要的文学艺术精神和艺术启示,从而使青年学子更客观和更具历史感地认识现代中国的国情,艺术与民族、国家、时代、文化等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系,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以现代文学为代表的艺术的审美特质与本土化特征。

主讲教师:李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经典音乐赏析(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要素的概念,重要音乐体裁,中西方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特点,乐器的分组,乐队的编制等;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中外经典名曲和著名音乐家,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和音乐拓展的多方位,以及西洋重要乐派的形成和艺术特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主讲教师:李月楼(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中国饮食文化(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中国饮食文化主要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系统地论述。

主讲教师:葛丽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传统文化的涵义。文化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通过较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更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认识我们的国情,自觉地摒弃陋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主讲教师:黄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社会学学科。主要讲述的内容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述、新社会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的“第三条道路”、西方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重要观点;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当代西方社会及世界各国的地位和影响有清楚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评价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学会借鉴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主讲教师:王守杰(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