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简介(人文科学模块)

索取号:G0060503003-2009-0037发布时间:2009-12-15浏览次数:667设置

 

 

(人文科学模块)

毛泽东诗词赏析

教学内容: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到中流击水(《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战地黄花分外香(《西江月·井冈山》《采桑子·重阳》《渔家傲·反围剿》《清平乐·六盘山》等)、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雄鸡一唱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沁园春·雪》等)、别梦依稀咒世川(《七律·到韶山》《浪淘沙·北戴河》等)、俏也不争春(《卜算子·咏梅》《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教学要求:学生人数50人以内

授课教师简介:郑体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主任,校一级学术骨干。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普希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19861989年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进修,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的教学、研究与翻译。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出国讲学。为本科生开设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选读,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设俄罗斯诗歌俄罗斯小说白银时代文化思潮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家研究等课程。著有《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等专著4部,《高尔基与尼采》等论文40余篇,《俄国现代派诗选》、《勃洛克诗选》等译著10部,主编《白银 时代俄国文丛》和《俄罗斯文学名著便览》等。因在译介和研究俄罗斯文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先后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奖状和俄罗斯文化部授予的普希金纪念奖章(1999)和第二届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2001)。目前承担的课题有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勃洛克研究》和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俄罗斯文学百科词典》。

 

趣味语言学

教学目的:根据“水桶理论,一个水桶的实际容量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语言学成为当代科学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目前高校中几乎所开设的所有语言学课程都有严重的知识老化的倾向,激发不起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兴趣。有鉴于此,本课程试图从介绍当代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着手,展示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语言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标,认识现代语言学在当代科学系统中的位置,了解现代语言学与其他相关科学的关系。同时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语言学研究的兴趣,初步了解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1) 人类社会生产力类型理论

2) 信息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3) 第五代计算机在哪里?

4)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当代科学体系中的一门瓶颈科学?

5) 语言学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6) 语言学与自动翻译、在线通讯翻译

7) 语言学与心理学、与思维解读、意念控制

8) 语言学与神经学、病理学

9) 语言学与社会学、名族学、政治学

10) 语音解读:从机器的解读和生成到语音的社会功能和角色

11) 词汇解读:在词汇语义特征的世界里词汇的到底奥秘在哪里?没有隐喻的世界不可想象

12)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从哪儿来的?能不能扭断语法的脖子?

13) 只要语法合格就充分了吗?一个句子能否自由进入一段话?

14) 为什么说奥巴马的胜利是修辞的胜利?

15) 如果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遵循一些普遍的原则,你相信吗?

16) 如何推测世界上绝对不可能存在的某种语言现象?

17) 根据什么推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某种形式则必然有另一种形式而反之则不

必然?          

18) 太阳系的卫星轨道和人类语言中语法结构的轨层结构

19) 研究语言的基本方法是实验室方法,实验室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程序

20) 一些经典分析介绍

考核方式:闭卷,所有测试题均为选择题

授课教师简介:金立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80年代初起先后就读于上海市教育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并于1992年获博士学位,留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单位依次为:对外汉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院)。1993年聘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7年任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2000320012月任韩国釜山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212月应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和东京外国语大学邀请作学术访问。20044月至20053月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20069月至20086月任韩国朝鲜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在国内外语言学学术刊物《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国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语文研究》和《语言文字与应用》等学术刊物发表普通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学术论文90余篇,在大众刊物发表语言学科普文章70余篇,出版语言学专著两部,合作专著一部,主编论文集一部。

个人网址http://www.websamba.com/jinlixin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主讲教师:查明建 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课程内容:

第一讲: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人学”:外部世界与心灵世界

“没有文学,人生多寂寞”:文学与人生

“人人都是天生的诗人”:文学与情感

文学是人类优美的素质:文学的魅力

什么是“文学性”?

文学读解与鉴赏

讨论题:文学与非文学作品的区别

推荐阅读书目:

《诗论》朱光潜

《文学理论》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第二讲:世界文学与文学经典

什么是世界文学

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重构

文学经典的功能:心智的培育与文化体认

如何阅读文学经典

讨论题:

1.为什么要读文学经典?

2.你成长过程中哪部作品对你影响最大?

3.你是否同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种说法?为什么?

推荐阅读书目:

《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著,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心灵的世界》王安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三讲: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目的与意义

推荐阅读书目:《简明比较文学:“自我”和“他者”的认知之道》,孙景尧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七缀集(修订本)》,钱锺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第四讲:中外文学的基本主题(一)

成长、追寻、启悟

青春

爱情

(涉及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芒果街上的小屋》、《麦田里的守望者》、《约翰?克里斯朵夫》、《挪威的森林》、《第四十一个》、《情人》、《人生》等)

第五讲:中外文学的基本主题(二)

人性

命运、苦难、创伤性记忆

荒诞、异化

(涉及作品:《雪国》、《细雪》、《边城》、《受戒》、《金锁记》、《蝇王》、《美国的悲剧》、《人性的枷锁》、《雷雨》、《献给爱丽丝的玫瑰》、《热爱生命》、《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日瓦戈医生》、《苦难的历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平凡的世界》、《到灯塔去》、《我与地坛》、《野草》、《台北人》、《变形记》、《城堡》、《审判》、《局外人》、《鼠疫》、《等待戈多》、《第22条军规》等)

讨论题: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

第六讲:中外诗歌比较

中外诗歌的基本主题:自然、爱情、乡愁、感伤、美的礼赞

中外诗歌中的经典意象

象征与意境

第七讲: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文化过滤与改写:翻译选择、删改与有意误译

翻译文学的文学影响及文化意义

20世纪著名翻译家:严复、林纾、朱生豪、傅雷等

第八讲: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

中西文化的基本特质

中西文化精神之比较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生产

推荐书目:《中西文化异同论》,郁龙余编,三联书店,1989年。

第九讲:中外电影文化与文学

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

电影中的文学主题:成长、青春、伤逝、人间温情(涉及影片《草房子》、《西西里美丽传说》、《恋恋风尘》、《四月物语》、《天堂电影院》等)

中西文化碰撞:《刮痧》、《喜福会》

讨论题:

如何看待影视对文学经典的改编?

看影视改编的文学名著是否可替代原著阅读?

第十讲: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大众文化

当代大众文化的后现代特征

欧美五六十年代与中国八九十年代青年文化之比较

一个时代,各自表述:网络文学、博客写作

表意的焦虑与爱情“消费”:流行歌曲

喧哗中的怀旧:“一代人”、“上海的风花雪月”、“普普通通的愿望”

授课教师简介:查明建, 199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哲学(翻译研究)博士学位(香港岭南大学)。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比较文学、翻译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尖子留学人员浦江人才计划学者,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曾获得安徽省高校英语“优质课教师”、安徽省“劳动模范”、“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学术著作有:1.《比较文学教程》(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合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18982000》(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意识形态、诗学与文学翻译选择规范——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翻译研究(1949-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论》(2008),《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1949-2000)》(2008)。译著有:《我不再烦恼》(台湾业强出版社,1997),编有:《2003年翻译文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另外,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比较文学和翻译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30多篇。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理论、翻译文学、当代中外文学文化关系、文化研究。开设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有:Selected Reading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ntemporary Euro-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e Studies比较文学概论当代比较文学专题等;本科生课程有: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Selected Reading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等。

 

宋词赏析

主讲教师:史伟 副教授(东华大学)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配合一定的专题讨论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第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对中国古代词史的发展演进有比较全面、系统、清晰的了解和把握。第二,提高学生对于词这种文学体裁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基本掌握鉴赏、分析的一些方法和手段。第三,以宋词赏析为中心,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作比较深入的了解。

教学内容:

第一周:“词”的界定和中国词史概览。对“词”这种中国古代文学特定的文学体裁,就其特点、功能、地位等作出界定,同时对初唐至清末的词的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

第二周:宋词概说和宋初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宋词的分期。二是宋初词沿袭晚唐五代花间词的传统,所呈现的特色风貌,其中重点分析晏殊、父子晏几道的词作。

第三周:转折期的词人。重点对两个承前启后的词人张先和欧阳修的词作进行分析,揭示其逐步摆脱花间词的局限,而呈现出的转折和过渡的特征风貌。

第四周:词的境界的开拓(之一)——柳永及其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柳永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柳永词尤其是其慢词作比较细致的解析,三是对柳永词在词史的成就和地位作出评价。

第五周:词的境界的开拓(之二)——苏轼及其词。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苏轼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苏词作细致的解析,尤其对其言志的特色和士大夫化的特色做细致的分析,三是对苏词的成就和影响进行评价,四是对“苏门”词人尤其是秦观的创作进行分析。

第六周: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周邦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周邦彦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作比较细致的解析,三是对周邦彦词在词史的成就和地位作出评价。

第七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初期的词。内容包括,第一,李清照词以及她的“词别是一家”说。第二,陈与义、朱敦儒、张孝祥等南宋初期的词人及其词。

第八周: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辛弃疾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辛词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作细致的解析,三是对辛词的成就和影响进行评价,四是对辛派词人包括陈亮、刘克庄、刘辰翁等的创作进行分析。

第九周:姜夔和“姜张格律派”。主要对姜夔、张炎为代表的格律派词人及其词进行解析,内容涉及重要作家、作品的生平、思想,词作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及其成就、地位、影响等。

第十周:“辛派”和“姜张格律派”之外的词人。主要介绍不属于上述两派而自成风格的重要词人,主要涉及吴文英、史达祖等。

 

音乐欣赏

教学目的:本课是美育教育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内容,国家教委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音乐欣赏“以美辅德”,有利于人改造世界、改造自己和陶冶情操;音乐欣赏“以美促体”,有利于人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另外,音乐欣赏的二次完成性能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欣赏的教育不仅可以综合地培养人的各种素养,而且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想象能力尤为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本课的目的就是从音乐作品的分析入手以启迪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从而使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爱美,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而且在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一定的辅助。本课是以全校各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因此课程内容上与专业的作品分析有一定的区别。本课特别注重音乐作品的代表性,广泛性,知识性和通俗性。比如: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以及中外作家作品等。因此,选课对象无需一定要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欣赏导论  2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信息元素及其功能,声音及听觉的感知能力的差异。音乐知识理论基础与音乐欣赏的层面,如何提高欣赏水平。

学习要求:要求全面理解音乐艺术的基础常识即音乐的本源,原点及生活及社会的意义,找到并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自学:重新聆听和思考已接触过的若干音乐作品。

作业:简述声乐作品的艺术感受。

第二章   民族民间音乐  6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的起源的几种学说,模仿学说,劳动来源学说,情欲来源学说等。劳动号子(各种)的实用价值,山歌及秧歌音乐,小调与曲艺音乐,地方戏曲及京昆剧音乐。

学习要求:认可和了解多种音乐起源学说的理论,学唱一至二首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及曲艺戏曲音乐,对国剧京昆剧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自学:学唱二首小调音乐。

作业:试论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三章  中、外歌剧,歌舞剧及音乐剧 (10学时)

主要内容:西洋歌剧的历史及经典作品,中国歌剧的历史及作品。中外歌舞剧的作品,西方四部经典音乐剧《猫》《剧院魅影》《西小姐》《演艺船》等。

    学习要求:了解歌剧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熟悉歌剧中咏叹调,宣叙调的区别,欣赏歌剧的基本常识和剧场要求。

    自学:观看其他几部音乐剧如《悲惨的世界》等

    作业:学唱《猫》剧的主题歌,并学出艺术感受论文。

第四章  器乐曲,室内乐及大型交响音乐 (12学时)

    主要内容:中外各种乐器知识和乐队的组合,小型乐队与大型乐队编制,小型器乐曲与室内乐,各种奏鸣曲协奏曲,交响音乐的历史及早中晚经典作品及作家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求:了解各种中外乐器的性能及特点,区分不同的音色,分辨各种乐器的效果,了解器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大型交响乐的表现形式。

    自学: 演奏乐器(种类不限

    作业:完整聆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及第九合唱交响曲,并写出艺术感受及作品分析论文。

教学要求:本教学基本要求授课对象具有正常的听力能力和音乐作品的初级审美能力,教学基本上要求做到理论和实际分析作品相一致,同时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深入浅出。作品的选择上尽量从内容的广泛度上予以把握并注重中外的作品比率。课堂上应有固定的钢琴乐器和必备的音响及视频设备。

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师生采取互动的方式,音乐的具体作品在欣赏后大多以问答形式来加深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理解。课后则布置一定类型的音乐听力欣赏作业并开展小组和班级的专题讨论。总体上从浅显的音乐作品入手逐步过渡到大型较复杂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增强和提高普通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外名曲欣赏》王盛昌编;2.《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编;3.《音乐社会学》(苏)阿·苏哈托著;4.《西洋百首名曲祥解》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授课教师简介:康明安副教授,男,19537月出生。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文艺部副主任,上海市教师艺术团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音乐艺术教育38年,出版《音乐美鉴赏》,《交响音乐赏析》,《音乐基本理论》等多部著作;论文发表四十余篇,其中优秀论文多篇;《全面把握和理解艺术的原点和艺术教育的真谛》获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长期知道学校交响乐团体和合唱团体艺术实践演出活动,在高校开设的课程有:《音乐理论基础》、《合唱与指挥》等,在上海东北片高校开设跨校的《音乐欣赏》等课程。

 

语音学入门

课程简介语音学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现代的学问之一。在这门学问中,寄托着人类对自身作为“会说话的动物”的无限惊异和探究,同时也蕴藏着前人在语音实践中积累的无穷智慧和经验。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在展示语音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成果,使学习者能够了解人类对自身语音探索的全貌,并充分认识现代语音科学的性质及其价值;另一方面,则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宽广的实践平台,使学习者能够跳出自身语种的局限,以普遍的眼光,观察和学习人类丰富多样的语音及其规律,从而加深对自身母语和外语的认识,并提高实践能力。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利用各种语言和方言材料,辅以丰富的图片和影音资源,力求深入浅出,使学习者在理论思考和发音实践两方面同时获得提高。

教学内容

第一讲 初识语音

       语音学的意义;古代和现代的语音学;国际音标;发音的生理基础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一)

       气流机制;发声类型;嗓音起始时间;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上)

第三讲 元音和辅音(二)

       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下);舌面元音;标准元音;舌尖元音

第四讲 复合发音和音节

       音段;复合发音;音节;音节性辅音;国际音标的使用和输入

第五讲 声调、重音和语调

       超音段特征;声调;重音;声调语言;重音语言;语调

第六讲 语音的声学分析和语音感知

       语音的声学特征;Praat简介;语音感知;语音技术及其应用

第七讲 语音、语义与书写

       任意性与象似性;音位与音位变体;语音与文字的关系

第八讲 印欧语的语音及其演变

       印欧语假说;古代印欧语的语音及其演变规律;现代印欧语的语音

第九讲 汉藏语的语音及其演变

       汉藏语假说;汉藏语的语音特点;汉语语音的演变;现代汉语方言语音

第十讲 语音多样性与语音研究的多样性

       语音多样性和语言类型学;不同研究传统中的语音学;哲学视野下的语音和语音学

参考资料:

1. 国际语音学会(编著):《国际语音学会手册:国际音标使用指南》,江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拉德福奇德(Ladefoged, Peter):《语音学教程(A Course in Phonetics)》(英文影印版,附光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考核方式:两次平时作业(30%)加期末笔试(70%)。

授课教师简介:朱磊,语言研究院讲师。20073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对比语言学、语言哲学及语言学思想史。现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讲授“语音与音系学”课程。

 

台港文学

主讲教师:姜玉琴 副教授(文学研究院)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台湾与香港文学的历史渊源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台湾、香港著名作家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赏析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了解台湾、香港文学与大陆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台湾文学的早期形态 

第二章  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赖和与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杨逵

第一节 新文学之父:赖和

第二节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杨逵

第三章  “光复”以后的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与於梨华

第一节 女性文学的开创人:林海音

第二节 现代派坐标中的於梨华

第四章  台湾现代派小说的旗手:白先勇

第一节 贵族的身世与忧郁的童年

第二节 《谪仙记》与《孽子》

第五章  著名的乡土诗人:余光中

第一节  台湾诗坛的“老大”

第二节  横跨两岸的“乡愁”情结

第六章  言情的琼瑶和浪漫的三毛

第一节  爱情童话中的琼瑶

第二节  远行的三毛

第七章  心澄境明的林清玄

第一节  由绘画走向写作之路

第二节  台湾文化的良心

第八章  嬉笑怒骂的李敖

第一节  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

第二节  深厚的文化功底

第九章  金庸的武侠小说

第一节  现实与传奇

第二节  江湖人生

第十章   练习与复习

 

摄影基础

主讲教师:沈俭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教学目的:《摄影基础》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掌握以摄影手段捕获静态图像的知识。以图像解释世界——传递思想、情感与意志。并为其他学科采集所需图像打下基本的技术基础。由于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因此本课程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对摄影作品的分析理解,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拍摄中。

使用教材: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

John Hedgerow’s New Book of Photograph

How Famous Photographers Work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中国摄影出版社)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关于相机

第二章        曝光与测光

第三章        照明

第四章        摄影构图基础

第五章        关于摄影中的色彩基础知识

第六章        关于人像摄影

 

瑞典文化掠影

教学内容:

第一讲:瑞典概况:地理,气候,人口,政府组织,宗教,贸易和工业,教育;

第二讲:瑞典历史:维京时代,瑞典王国的形成,古斯塔夫·瓦萨,和平时代,从贫穷走向富裕,福利社会的成型;

第三讲:旅游地理:首都斯德哥尔摩,重要港口城市哥德堡,瑞典南部,瑞典北部,瑞典中部湖泊地区;

第四讲:瑞典传统:复活节,仲夏节,露西娅节,圣·马丁节,圣诞节(包括节日习俗和饮食);

第五讲:瑞典的重要发明和世界之最:发明家诺贝尔以及诺贝尔奖;安全火柴,活动扳手,拉链等日常用品的发明;瑞典的著名商标:沃尔沃,宜家,爱立信,利乐包装;

第六讲:瑞典人的日常生活:瑞典各地见闻,瑞典的少数民族,瑞典的饮食文化;

第七讲:瑞典文学1:瑞典童话(选读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

第八讲:瑞典文学2:经典作品(选读斯特林堡的《半张纸》),瑞典诗歌(选读);

第九讲:瑞典电影:已故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介绍;瑞典著名影星英格丽·鲍曼的介绍;放映经典影片《野草莓》或《第七封印》;

第十讲:瑞典音乐:瑞典著名的音乐节,瑞典著名乐队ABBA介绍,瑞典特色音乐(播放瑞典语歌曲和瑞典传统音乐)。

 

体育舞蹈

主讲教授:闻涛(体教部)

课程简介:体育舞蹈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健身和竞赛项目,它起源于南美洲的民间舞蹈,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规范的体育项目,注重于用身体来表现音乐和力量,所有的舞蹈动作都由男女舞伴配合完成,体育舞蹈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体系共十个舞种,本选修课以拉丁舞系中的恰恰,希望通过体育舞蹈的授课达到同学们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和改善气质的目的。

授课要求:同学理解拉丁舞的三大要素——律动、转动和移动,并且能够身体力行,最后完成一整套D级基本套路的学习。

考试形式: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

评分标准:实践60%     理论20%    出勤20%

实践分评定:完整套路2530,舞伴的协调510,对音乐的处理510,手位的变化510。优:5558,优-:5054,良+-良:4853,良――良:4048,良-及格:30-40

 

竞赛与裁判

课程简介:通过学习体育竞赛裁判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各体育项目的竞赛方法、编排、记分等特点,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竞赛有一个全面专业的认识。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体育裁判员工作能力。提高学生观赏能力、执法能力和组织比赛的能力。

教学要求:

一、学习体育竞赛的特征、种类和组织管理。

二、了解体育竞赛的方法、编排、名次的确定。

三、掌握体育裁判员工作能力。

教学形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

考试形式: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

 

女子防身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格斗课程,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法侵害时,运用所学知识抵御犯罪,惩治邪恶,有效地保护自己。

教学内容:1、女子自我防卫的基本知识(女子自我防卫的心理分析、女子自我防卫的战术性对策、女子自我防卫的技术性手段、女子自然反抗的指导);2、人体要害部位的介绍;3、女子自我防卫的基本技术(拳法、腿法、肘法、膝法、擒拿与反擒拿、要害部位的打击方法、简易工具的利用方法)。

 

海派文化赏析(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金佳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简介: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魅力所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海派文化来,近几年上海海派文化有了新的复兴和发展苗头。本课程将通过授课课件以及相关影像资料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上海,了解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中外经典话剧作品赏析(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叶长海(东华大学)

课程简介:在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戏剧逐渐淡出众文化的舞台。戏剧振兴和戏剧改革已经谈了多年,然而却并不见起色。有学者认为,在大学开展戏剧教育是拓展戏剧受众层面的重要手段,是戏剧革新的重要步骤。西方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经验表明,大学生和校园戏剧是整个戏剧和文化产业重要的后备力量,西方的高等学府都将戏剧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在开展。本课程选择了中外戏剧史上的几个著名剧作家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和演出观摩,并结合戏剧文学史、导演史、表演史和剧场史,勾勒出几千年来戏剧发展的全貌。

 

《庄子》导读(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沈云波(东华大学)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人文素质类学修课程其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文字地了解和熟悉《庄子》一书,历史地了解、熟悉庄子其人、其书、其世;同情地理解庄子其人、其书、其世,思想性地参与《庄子》一书构筑的思想世界,以期锻炼和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经典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同情地理解传统文化之心性。

 

日本文化概论 (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孙攀河(东华大学)

课程简介:日本人和中国人或者朝鲜人、东南亚各国的人是同一种人吗?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梅花牡丹,而日本人却喜欢樱花?日本历史上的武士和中国的游侠、文士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一方面日本的纯情电视剧(如《一升的眼泪》)感人至深,而另一方面低级下流的作品又充斥在街头巷尾?为什么日本人注重集体牺牲个人?为什么日本人能制造出随身听和任天堂索尼游戏机?为什么日本人给外国人以彬彬有礼的印象,但侵华时又残酷无比?为什么日本首相总是参拜靖国神社?相信对以上问题感兴趣的人不少,而且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本课程意欲通过对以上问题等的剖析,探讨日本的文化,并对以上问题给与一个文化论的回答。

 

建筑与室内设计作品赏析(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陈月浩(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课程简介:从某种程度上看,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涉及到美学、宗教、政治、经济、工程力学、地理环境、时代伦理风尚等多种因素,属于跨学科的范畴。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课通过介绍中外著名建筑与室内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从外观造型、工程构造、艺术源流、美学与人文价值等多方面剖析作品,从而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以新的眼光审视身边的建筑和人文环境,发现建筑的本质,形成对建筑独立的见解和认识的能力。在教学手段和目的上,通过幻灯片、数字电影的欣赏结合生活环境的审美实践使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产生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并在对各时期各国家的优秀作品表象的了解中,引发学生对各时代人文精神的思考,加深对设计文化的审美感知。

 

艺术与设计漫谈(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张德群(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课程简介:相对于直接培养人们经世致用能力的科目,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目以及其他实用性科目而言,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在物欲横流及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严重失衡的时代,艺术、设计对于人类生存与未的意义,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在我们面前。这一课程以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

1、艺术、设计的起源  2、中外远古艺术  3、中外青铜艺术   4、中国古代艺术  5、中国工艺之美  6、外国古代艺术  7、文艺复兴  8、中国的人文情怀  

9、激情与理性、革命与浪漫  10、与传统决裂   11、寻找新艺术   12、西方的冲击  13、设计的范畴  14、装饰艺术的设计  15、设计与科学   16、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17、设计与文化  18、设计师与设计  19、走向未的艺术与设计

 

新媒体艺术作品解读(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胡介鸣(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课程简介:该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主、课堂分析讨论为辅,使学生领悟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掌握基本的解读方法。通过对案例的解读,认识新媒体艺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拓展视野。学会运用新媒体艺术的思维方式,面对当代文化种种现象,获得思考能力;借鉴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提高艺术和设计的表现能力。

 

高尔夫文化讲堂(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吴亚初(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从“高尔夫:西方绅士文化‘舶来品’的历史说”、“ 高尔夫:‘田园社交’向‘职业竞技’演进的发展说”、“千年沧桑,百年迂回:中国高尔夫历史时空说”、“千姿百态话球场:高尔夫球场风格说”、“运动与自律的协奏曲:高尔夫运动规则说”、“文明与高雅的和弦:高尔夫运动礼仪说”、“高尔夫:引领休闲时尚文化说”、“高尔夫:新兴产业市场说”等十个专题,向学生讲述高尔夫运动的历史发展,不同社会时期的发展对高尔夫运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当代高尔夫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逐渐成为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动因。并且,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方法,使学生了解高尔夫运动的基本知识。

 

中国饮食文化(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葛丽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课程简介:中国饮食文化主要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系统地论述。

 

中西方历史文化比较(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张国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课程简介:当代学生需要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理解能力。该课程立足中西方历史谈中西方文化,以历史为线索,以文化为核心内容。时段跨越古今中西,选题涉及历史文化中几个重要时段和命题,如西方的希腊时代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西方的罗马时代与中国的秦汉时代文化等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