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夏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索取号:G0061302000-2014-0858发布时间:2014-07-09浏览次数:100设置

     六月的雨季,微风轻抚,细雨绵长,夹杂着一丝离别的感触,更多的,则是对阳光未来的翘首期盼。上海外国语大学244名夏季毕业研究生即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途,翻开人生新篇章。

2014627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届夏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上外虹口校区逸夫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校长曹德明,校党委副书记李月松、王静,副校长冯庆华、周承等校领导以及部分院系负责人和博士生导师出席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众多毕业生亲友也参加典礼,陪伴见证这一美好时刻。毕业典礼由研究生部主任汪小玲主持。

今年六月共有244名同学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博士学位90名,学术型硕士学位47名,专业硕士学位107名,包括来自7个国家的10名留学研究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

在庄严的奏国歌礼毕后,校党委书记姜锋宣读了“全国优博、上海市优博优硕”获奖名单。接下来校领导一一为获奖的研究生及导师颁奖。颁奖仪式后,副校长冯庆华宣读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名单,并由优秀毕业生代表郭筠博士发言。郭筠博士用“富足、广博、幸运”来注解上外人。富足,源于上外六十多年的历史传承和大学文脉,世博会和海外游学等经历,让上外人看到了多元的世界和美好的未来;广博,源自于母校的开放包容,她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包容、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独立的存在都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完善的人格,让每个人具备深深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时代使命。幸运,源自于辛勤的老师们,他们以严谨专业的治学态度、前沿创新的学术思想、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引领上外同学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最后,郭筠博士也希望上外人一起秉承“Dream, Conviction, Love(梦想,信念,爱)”的诺言,立志应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恪守公平正义,坚持专业报国,不改追求卓越的心态,保持关爱众人的人文情怀。

东方语学院金基石老师代表全体导师发言。首先,他向同学们表示了感谢,同学们激发老师继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感染老师们焕发出新的活力,让老师的工作和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金基石老师认为,研究生阶段同学们最值得珍惜的收获,是三年期间的学术训练,所学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精神财富,会让大家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最后,他讲述了自己在艰难时期不辍学习的故事,并期望大家,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向难关或功利低头,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最后,曹德明校长对毕业生同学们寄予深切的期望和祝福。曹校长对同学们在求学期间的努力与成果寄予了充分肯定,称他们是“有着耕读梦的一代知识分子,有着乡土情怀的爱国青年”。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充溢着审视、追问、思考、探索和展望,大家以独特视角、审慎求真的态度孜孜以求、全神贯注。上外学子足迹遍布世界各国。他们遵循学术研究的规范,谨守学问人文的情怀,在诸多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也在知识、理论、思想、情感,乃至信仰层面的焦虑和憧憬中凝练出中国意识。曹校长在最后通过“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走向何方”引领同学们一起思考:首先,思考上外校训之精神所载及未来所向,上外与上外学子,都要知道自己是谁,志存高远,把握文化命脉,担当“中国文化的托命人”; 其二要思考报国之志及报民之途,逢盛世,载重任,母校期盼和同学们共同缔造一个物质富足、理想高贵的上外梦想和中国梦想;其三,思考母校静静的守候和殷殷的期盼。无论身在何处,要向世界传递诚善、敏智和良知,向未来展示思索、追问和担当。

毕业典礼结束后,举行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研究生们依次走上主席台,校领导与同学们一一握手,并亲自为他们授予学位。仪式过后,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园中拍摄了集体合照。

2014年夏季毕业研究生中,有精于学术、刻苦钻研的博士生同学,有勤学苦练、孜孜不倦的翻译硕士,有踏遍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及立志运筹帷幄,叱咤行业的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正如金基石教授在发言中所引用,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同学们带着在上外的所学、所思,带着母校的期盼和祝福,秉承“研精思远,究微渐行”的院训和“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扬帆起航,拥有更辉煌的未来。

(研究生部)

 

 

 


26.1K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