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成功举办2014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上海高校论坛

索取号:G0061302000-2014-1045发布时间:2014-11-28浏览次数:109设置

 

 

 

为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增进各大高校就业创业社团了解,加强校际沟通合作,1123日下午,由上外主办的“创集”——2014(第八届)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上海高校创业论坛于上海浦东展览馆成功举行。上外校团委副书记田昊罡和创业大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论坛由由中国民主促进会、科技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上海市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GCC上海站及上外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科创指导中心联合主办,共有来自上海市不同地区的18所高校的创业类社团组织代表参加。

“高校创业论坛”是一个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话题而举办的经验交流分享活动。活动会围绕校园创业氛围,本着务实的态度去探讨各高校创业类社团如何进一步促进校园创业氛围、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及学校的支持下学生组织如何运营好等问题。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创想改变未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团队介绍、案例分析、论坛沙龙和导师点评。

活动开场首先由来自不同高校的20个组织的代表用简短凝练的话语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组织。在团队介绍结束后,在场的各位代表积极投入到案例分析环节中,从14个精选自各高校材料的经典案例中随机抽取出三个案例。在分别对每个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后,案例抽取方的代表对抽取的案例作出了相关的评价,对某些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案例的提供方代表对抽取方代表的回答作出了评价,对其提出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解答。各位代表在本环节中认真聆听,部分代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通过这个环节,各个创业类社团组织对举办相关活动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启发。

接下来是主体环节——论坛沙龙。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代表通过对自身团队建设以及活动举办经历的简单介绍引出了本届论坛要讨论的具体问题——“如何让校内创业团队更加认可组织,相信组织能为团队提供帮助”和“如何更好地利用校外创业资源服务校内的创业团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代表提出要加强与创业平台的合作,激发主动创业积极性,并且可以构建创业园区,建立双层架构,通过校内外结合的方式整合周围资源;上海海事大学的代表则提出可以通过前期评审增加资源对接的有效性,以及加强知识理论培训和获取学校行政机构的相关支持;同济大学研究生创业者俱乐部的代表认为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正确定位,即高校创业类组织的职能是服务还是孵化,在了解需求后寻找资源,定向传达信息;上外大学生代表提出要整合校园团队,为同学提供更多服务,如申请基金,提供资源共享平台等。

论坛沙龙环节结束后,三位导师分别对整场活动作出了点评。田昊罡老师指出创业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观念,一种时尚的生活模式,一种人生的体验平台。相关组织可以通过新媒体事先调研,有针对地对活动进行重点宣传。在活动的前期需要有详细的预案,简化环节,突出重点。另一方面,他提出要结合学生机构、校方部门和外部企业,使内部高度活跃,充分利用项目转化组织;同时要注重创业意识培养,通过申请创业基金,联络校友等各种方式尝试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济大学研究生创业者俱乐部前主席严丹丹女士也对各团队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要细化规划,有效宣传;其次是要增强服务意识,考虑每一个创业大学生的需求;最后是鼓励能够从创业类社团中走出更多的创业者。GCC上海分站代表也对本次论坛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本届高校论坛在融洽而深刻的交流氛围中落下了帷幕。通过本届高校论坛对创业类社团和组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集体讨论,创业类组织能够更加茁壮地成长,增强自身品牌影响力,从而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服务。(校团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