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拓宽学术视野,促进本科生教学水平、培养质量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3月31日晚6点,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举办以“一带一路: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的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此次学术论坛邀请了上外国关学院汪
论坛分为三个单元:“亚洲新秩序:周边外交”、“区域化经济与地区沟通的促进”和“丝绸之路历史探究渊源”。参赛者围绕三个主要议题借助于不同的学科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展示过程可谓精彩纷呈。
“一带一路”政策便是随着对周边外交的重视而发展起来的。12级赵倩同学、14级成律同学和12级黄婧怡同学分别以“中国与东盟发展的新契机”、“日本在政治制度方面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道义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外交战略取向与核心国家利益“为议题进行了阐释。
一带一路对于区域化经济与地区沟通带来显著的影响,12级贺楷同学按照时间轴为我们分析了丝绸之路在昨天、今天、明天的不同影响;12级虎强同学以宁夏为例论证“一带一路”为中阿关系增添活力;13级陈雅典同学则着重说明印度为何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伙伴。
一带一路的内涵衍生于丝绸之路,要弘扬丝路精神。12级赵小桃同学论述了丝绸之路在古代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预期作用;12级林梦如同学从朝贡制度的概念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朝贡制度下郑和下西洋的局限性;14级高浦铭同学从3个角度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论述西汉“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评委老师在点评环节中指出“论文”之所以为“论文”,就是要说明问题并展示证据,论题的选择是论文成功的关键环节,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遇到很难论述清楚的地方不妨换一个角度。同时,本科生应该注意规范使用参考文献。国关学院汪
上外国关学院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就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提出自己的见解,拓展学术视野,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让同学感受到专业和学术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选拔创新性研究型人才,扬创新之势,树研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