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届“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开幕式隆重举行

索取号:G0061302000-2015-1288发布时间:2015-04-24浏览次数:241设置

 

2015417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届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开幕式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隆重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冯庆华教授、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校团委副书记邓佳老师、语言研究院院长赵蓉晖教授、研究生部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十几所沪上兄弟院校的研究生代表和上外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研究生部主任汪小玲教授主持。

 

学术文化节开幕式:博采而精研,探微且笃行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研究生部主任汪小玲教授宣布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届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车润海代表兄弟院校发言。他在发言中阐述了自己对研究生学术生活的理解,他认为思想创造、学术创新是研究生生活的主旋律,研究生肩负着提升学术价值、弘扬学术精神的重任。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是一个各方思想碰撞的良好契机,沪上高校的研究生对此充满了热情与期待。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褚鑫鑫代表我校研究生做了发言。她回顾自己在研究生会服务的两年经历,曾参与博士沙龙硕博论坛静湖读书会等丰富多样的学术品牌活动,深刻认识到研究生应当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踏实钻研的定力。她认为学术文化节为研究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汇聚多元文化,为莘莘学子成长为优秀的学术研究者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副书记邓佳老师代表校团委、校学生联合会和全校团员青年对本届学术文化节的开幕表示了热烈的祝贺。邓佳老师提出,在党中央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时代要求上外抓住契机,发挥学科优势,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借鉴外国教育方面优秀的经验,吸纳世界各国可用的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她充分肯定了学术文化节对促进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推动研究生学术水平、激发研究生学术思考和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积极作用。她向在场的研究生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踏实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二是践行科学的研究方法,切实提升科研水平。

 

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表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冯庆华教授宣读了2014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获得者名单,并向获奖硕、博研究生和指导教师表达了热烈的祝贺。每一篇优秀学位论文的背后是研究生的刻苦钻研和导师的辛勤指导,在扎实的基础积累之上方能尽情表达独立的精神,放飞自由的思想,创作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表彰仪式过后,副校长冯庆华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首先,冯老师向大家娓娓道来爱未来之由来,上外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最初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发起,受到上外研究生部、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而举办的学术盛会,并一直延续至今,爱未来是由“Audio Video”的谐音命名,其本身亦具有深刻含义。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是对研究生的学术激励,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而全力打造的展示交流平台。此项活动自200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已成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研究生学术活动的重要品牌。

冯老师对在座研究生提出了四点殷切期望。第一,树立明确的科研目标。研究生是学术的起步阶段,科研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对研究者未来的学术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他鼓励研究生在接下来的学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第二,培养非凡的毅力。科研之路是孤独而艰辛的,坚持不懈是一名研究者的必备素质。他以我校导师为科研项目通宵达旦的经历为例,鼓励研究生放弃舒适的环境,潜心科研,培养自身坚韧而执着的学术精神。第三,保持愉悦的心态。学术的道路固然是艰苦的,需要研究者挥洒汗水;但同时也是美妙的,汗水和努力都将化成一砖一瓦,建成属于研究者自己的学术宫殿。冯老师鼓励研究生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这个苦中带甜的过程。第四,增强创新创造能力。牛顿曾说过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收获了成功,冯老师希望研究生们在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基础上,运用跨学科、跨领域的发散性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新的学术突破。最后,冯老师希望每位研究生都能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开幕式主题报告: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专业教育

开幕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作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专业教育》的主题报告。

张老师在我校从事了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科研以及口译实践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老师在报告中向大家介绍了高翻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建设、人才引进以及MTI综合试点改革。高翻学院主要采取针对性培养的教学模式,秉承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考核分流的原则,选择并引导学生从事最适合其发展的方向,保证学生可以受到系统扎实的基础训练。此外,学院为学生提供诸多高质量的实习机会,学院目前的实习基地主要有联合国总部及各办事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各级外事办公室、专业翻译公司、媒体以及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等。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内最早与联合国建立人才合作关系的高校,定期向联合国输送实习生,为我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

张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在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与师生们分享了口译教育与实践的心得和体会。张老师认为口译工作者的使命不仅仅在于信息的传递,更要以通天意、说人话的功力和精神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华文化,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国家在顶层设计中所关注的。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具备开放灵活的过硬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其次,在专业素养方面,翻译传达的是原语发布人的意图和信息,因此需要达其意、通其欲。张老师认为会议口译员的炼成是一个艰辛积累的过程,痛并快乐着。要培养宗教般的阅读习惯,培养思辨能力,让自己做好准备,时刻迎接机遇和挑战。同时,张老师也与师生们分享了做学术研究的体会,张老师希望研究生们能够掌握可持续的研究方法,从最初文献阅读笔记,到材料收集甄别提炼,包括关注本学科和跨学科的国际国内发展动态,需要沉下心来,充实自己,砥砺前行。

张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解析使大家对翻译专业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她丰富的口译经历让大家领略到了翻译专业的魅力与特色,也感受到了张老师对翻译教育的热爱与激情。张老师丰富的国际交流经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为同学们打开校园之外的另一片天地,她心系教育、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给现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学术的道路布满荆棘,需要研究者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定信念,一路披荆斩棘,去追寻真理之光。本届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以及研精思远,究微践行的院训,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将举办系列学术报告、专题学术讨论、文体系列大赛等多项活动,欢迎校内外广大研究生届时关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网和研究生部网站通知,积极参与。

 

(研究生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