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人民日报》 |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访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7-02-16浏览次数:9866设置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伴随着民族复兴的铿锵步伐,和着经济全球化的节奏,我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就需要更多的了解国情、通晓世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外语类高校无疑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让我们听听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的相关见解。


记者:在60多年的实践中,学校凝练和确立的办学使命和办学理念是什么?

姜锋:总结创校60多年的历史经验、适应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新要求,我们把办学使命凝练为“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这是我们的立校之基。我们立足学校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展望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把上外的办学理念确立为“诠释世界,成就未来”,这是我们的强校之本。根据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落实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部署,把学校的办学愿景定为“建设成在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记者: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也需要在实践中落实。具体而言,特别是在培养“通中外”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学校是怎么做的?

姜锋:学校提出了着力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和专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我们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加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成立了卓越学院,实行完全学分制,开设战略语言专业和选修课程。本科生年度出国留学交流人数超过40%,首届全英文“中国学”研究生项目学生毕业。开设的多语种复合型人才特色班,已经或即将为国家外事外交外经贸机构、国际组织输送一批优秀毕业生。以多语种国际新闻班为例,所培养的学生在进行全球报道时,充分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引起外媒和公众的关注,受到政府和新闻外宣及媒体机构的充分肯定和欢迎。

学校始终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开设多语种《中外时文选读》等课程、举办多语种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多语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力求把思政教育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学校推出了21个语种的外文门户网站群,着力打造“办网”“育人”和文化传播融为一体的多语种特色平台。由师生撰写的大量多语种文章,不仅具有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质,而且符合语言目标对象国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学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在英国上线,170个国家、1.5万多名学员在此平台上进行交流。

我们聚焦国别区域研究,注重为全球话语能力提升、全球知识体系的构建作贡献;学校拥有“中东研究所”等近30个特色研究中心和区域国别基地,获批多个省部以上重点研究基地和研究立项。学校新型特色智库建设“资政、咨商、启民、育人”并进,“中东研究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智库”和“国际舆情研究智库”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多语种国际舆情中心启动两年来,在全国直报点中舆情报送总分排名第一。我们用中国话语讲述世界故事,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成立孔子学院“高翻基地”,开设了9所海外孔子学院,首个全国青联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落户上外。目前已经开设了13个“一带一路”所覆盖国家的语种专业。

记者: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方面,学校有哪些做法?

姜锋: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坚持一流大学建设与特色发展相统一,重点突出三“特”,即:大力突出中国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突出外语特长,不断丰富外国语大学的办学使命,充分发挥语言文学学科特色和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大力突出创新特质,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动学术研究创新。

在履行教学、科研、服务、文化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各种职责中,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遵循“权力为学校发展运行,资源为师生发展投入”的原则,积极推进“院系自主办学、学者自主治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治理环境。

通过院系自主办学,理清学校和院系权责关系,强化院系办学的主体地位,管理重心下移,赋予院系办学规划权、人事考评权、资金使用权等,建立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通过学者自主治学,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倡导学科交叉,以问题为导向,改革现有科研组织形式,大力加强平台与基地建设,建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的超学科研究平台。以国际化和跨学科为导向,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共享互补,推进协同创新。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系修读课程。建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分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双专业/双学位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2016年,学校积极推进“多语种+”办学规划,积极落实高峰学科建设方案,学校在有影响力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排名继续上升,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稳居全国前列。新的学年,我们信心满怀,继续探索前行。

(原文刊载于2017年2月9日《人民日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