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高校招生》专访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世界因沟通而精彩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7-02-27浏览次数:7460设置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不止是“首家”,更追求“卓越”

《高校招生》:曹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从个人经历来看,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资深“上外人”,自1977年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至今。您当时选择上外的原因是什么?陪伴着上外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岁月,您眼中的学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方面又有哪些变化?

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我开始语言学习的地方,也是怀有特殊情结的所在。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我毅然选择回到上外继续任教,一方面是基于对上外的特殊情感和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另一方面,国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对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感到外语专业人才将会获得越发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也确实印证了我的感受。创立于1949年的上外,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始终与新中国的发展与兴盛紧密相联。建国之初,为满足国家对俄语人才的急需,“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应运而生,她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建校近七十年来,从成立初期单语种单科性学校到后来的多语种多学科院校再到现在的向“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迈进,学校现已发展为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科具有明显优势,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可以说,上外的发展始终坚持把国家的需求、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

在国家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速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当下,上外将继续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的办学使命,践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办学理念,实施“多语种+”战略,朝着“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持续迈进。 

《高校招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海外国语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语言文学类相关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我国以外语为主体学科的大学不少,同其他语言类大学相比,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也是目前同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学校一直以服务国家为己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学校率先提出“多语种+”战略,围绕“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三个关键点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精通两门以上外语,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广博的学科领域知识,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够诠释世界、贯通中外,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目前,学校授课语种已达28种,所有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实行双外语制教学,在非语言类专业中全面实施英语双学位/双专业培养机制(专业+英语)。自2016级学生起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实施三年至六年的弹性学制。

外语学习,不应当止步于语言应用,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基于这项考虑,上海外国语大学为本科生提供了体验多元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的多种机会,鼓励青年学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架构起立体多元的学生成才通道。学生在校期间除在本校修读德语、法语、日语、英语等语言类辅修专业还可参加国际政治、多语种新闻、多语种金融、涉外法律等非语言专业辅修平台。学校还成立了卓越学院,培养卓越国际化拔尖人才,最优秀的学生可用7年时间获得博士学位。

    另外,上外还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其中,学校的英汉语对译全球排名第一。

《高校招生》: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制定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计划。作为一所以语言为特色的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怎样理解与诠释“一流”的?在争创“双一流”方面又将如何平衡一流建设与特色发展的统一?

曹德明:发展至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就算是在国内高校中排名靠前的很多院校,其学科发展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无论从国家战略需求变化,还是学科发展规律来看,现在提“双一流”都是恰逢其时的。

当今世界正步入一个“多语种+”的时代,高校必须积极为国家储备面向未来需要的人才。为此,上海外国语大学确立了“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目前,上外在2015年至2020年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坚持一流大学建设与特色发展相统一,在此基础上,尤其强调大力突出中国特色、外语特长和创新潜质这三“特”。

“双一流”建设方案中,“特色”是基础和前提,“一流”是目标和方向。我们认为,在师资储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都要牢牢立足中国国情,凸显特色。而坚持特色的目的是追求“一流”,不是说简单追求跟其他国家的“相同”,而是要提升全球影响力。因而,需要把握“在特色发展中求一流”这个关键。我们期望学校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要“外语特别好、专业特别精,对我国和语言对象国的国情要非常了解,对中国文化、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也要非常熟悉”。

无需身临其境,也可学在上外

《高校招生》:为进一步推动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很多大学都提出尝试在高中开设“先修课程”。我们了解到2016年4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大学先修课程已经在虹口校区开班。您能否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曹德明: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是高校探索优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一项创新举措。上外先修课程面向具有语言文学方面特长和外语学习潜力、有意向报考上外的高中各年级学生,采用周末学校的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提前培养专业兴趣、提前感受大学文化,继而拓宽国际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探究学习能力,进一步推动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就学校层面来看,先修课的平台使得上外的学科优势和教学实力得到了充分展现,让更多优秀高中生走进上外、了解上外继而选择上外。

2016年开设的两期先修课共有来自上海市27所高中的300余名学生,经过中学的选拔和推荐来参加学习。开设课程为“世界文化初览”,课程结束后由专家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并向合格者颁发先修课程学习证书。

《高校招生》:目前,慕课已成为一种共享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特色、精品课程的方式,我们了解,2015年11月,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慕课正式在FutureLearn平台上线,成为FutureLearn平台上的中国第一门、亚洲区第三门上线课程。在学校的众多优势课程中,为何选择这门课程?您认为慕课这种学习方式对大学生的好处是什么?国际慕课的建设对改革大学教育有什么样的意义?

曹德明:网络化时代,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变了,话题变了,讲课方式和互动方式也理应发生变化。开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在线课程是高校向全球化转变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要用前瞻性思维来采取有效应对。

我们选择“跨文化交际”作为第一门上线课程是有审慎考量和独特优势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作为校训,带中国走向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是我们肩负的使命。而要想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播者,首先自身就应当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选择“跨文化交际”课程无疑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最好践行。

信息化的急速发展衍生出很多新的学习方式,“慕课”便是其中的一种。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慕课更是为他们的学习带来诸多好处,其具有的开放性特征不仅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学遍全球,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继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带来更多互动,使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从目前开课的情况来看,“跨文化交际”第一轮课程历时4个月,学员来自175个国家,累计达到15325人;共得到来自1993名用户的21276条评论,平均每条评论有69.4个单词,体现了极高的国际化参与度。“跨文化交际”已于2016年第三次开放选课。

我认为,首门国际慕课的建设完成,对上外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方式,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是真正让教育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的体现,开启了向世界传播上外精神和全球化理念的全新篇章。

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

《高校招生》: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频繁,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为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出要建立“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能否请您向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曹德明:上外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是为瞄准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而实施的。“多语种”指的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并且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我在前面也已经提到;“+”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需要特别指出,“+”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强调融合,具体要实现两个任务,一是“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在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上外制定了“外语精英人才”和“领域精英人才”两大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多语种语言文学人才、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多语种国际事务人才等六类人才。

《高校招生》:除了您刚刚谈到“多语种+”人才培养,上海外国语大学还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社、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第一财经传媒、上海外语频道等建立了联合办学体系,这些人才培养措施实施的初衷是什么,现在的运行情况如何?

曹德明:作为全国外语类高校中最早进行专业改革试点和推进复合型专业建设的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与上述这些组织机构建立联合办学体系,并实施长三角高校学分互认计划,正是为了搭建更多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平台。

早在2011年,上外就与新华通讯社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开设国际传播课程、定点实习单位、联合培养学生、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合作举办学术活动等方式,培养大批熟练使用受众母语进行国际传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进一步深化国际传播科学研究,共同建设培养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和合作开展国际传播科学研究的基地。

在2012年,上外开办了首届新华社—上外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以第二专业辅修的形式,由来自学校西班牙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日语等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大二年级学生自愿选择加入,在两年内修完40个学分后,将获得新闻学第二专业学位(国际新闻),我们希望学生既能流利使用两种外语,更能牢固掌握两个专业的核心知识。特色班的学生在读期间有机会赴新华社多个岗位实习,以及赴美国、捷克等国开展新闻实践交流与新媒体培训。从目前的就业和深造情况来看,反响较好。2015年,该班级有9位同学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项目全额奖学金赴海外留学。

同年,上外还开展了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的合作,设立了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设置ACCA专业方向。引入的ACCA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授课,希望通过这种培养模式,使得上外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ACCA课程所涵盖的高端财务与管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更强的英语沟通能力、更好的国际理解与沟通能力以及更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真正成为当下和未来中国会计行业急需的高级国际财会人才。

《高校招生》:您曾指出,上外人一直肩负着“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为完成这项使命,学校都采取了哪些举措、为学生搭建了哪些国际交流的有利平台?

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将国际化办学和教育对外开放视为核心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开设多个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出去”,目前上外已先后与56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都保持了密切的交流往来。目前在校生出国游学的比例平均已经接近50%,很多小语种专业学生甚至达到了100%。为提高交流的质量,我们更鼓励学生由短期访学向中期互换交流发展。

而“请进来”的主要方式则是积极开办对外汉语教学项目,致力推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明。作为国家汉办“新汉学计划”成员高校,目前上外一共开设了9所海外孔子学院,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南美。近五年来,每年有约4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上外学习汉语和相关学位课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现在,学校的留学生教育,正从短期的语言学习交流向培养多专业学历学位学生并行发展。我们招收了全英文授课的“中国学”硕士项目,新闻传播、金融、国际关系等本科生、研究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高端外语人才,不只是“能说会道”

《高校招生》:上海外国语大学有一项非常有特色的奖项,那就是由曹校长您发起、至今已举办8届的“校长读书奖”,它无疑是贵校最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之一。作为一名教育专家,您发起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什么?体现了您个人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哪些思考?

    曹德明:我们读书的那个时代相对生活艰苦,少有书读,如今可以阅读的书越来越多,大家却不像以前那样珍惜,所以我担任校长后,特别提倡在校园里营造多读书的氛围,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文化快餐遍布的时代沉下心来,甘心在书海中遨游。

“校长读书奖”正是为促进校园读书文化,鼓励学生潜心研习而设立。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个活动“让校园书香气浓一点,浮躁气少一点”。作为一个学术活动项目,其目的并不仅限于比赛,而是要通过这一赛事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因此,从第一届校长读书奖至今,我每年都亲身参与、亲自指导,期待“校长读书奖”能有助培养大学人文精神,成为促进师生之间畅达交流的路径与平台。通过八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这项活动的设立初衷基本得到了实现。2010年上外的“校长读书奖”更是获得了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此外,“校长读书奖”还带动了“耕读园”读书会、新生书架推荐、学生文化沙龙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导读、阅读、精读、写作、研讨、深入研究的“一条龙”式的本科生研究促进流程,为实践大学核心的“全人教育”精神提供了良好平台。

      我认为,大学教育的核心,正是对学生进行塑造完善人格、提升人格境界的人文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和理念目标的。大学是社会、民族的智库,应该培养具有崇高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意识的人,而不能短视、急功近利地把大学变成职业培训机构。作为一所语言类见长的高校,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外语技工”, 而是国家所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且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卓越国际化人才。

高校招生》:曹校长您不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长,同时也是一名语言学专家,在法语方面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现在,英语、小语种都是许多考生青睐的对象,是不是只要感兴趣,就能学好一门外语?请您给对外语感兴趣的同学一些建议。

曹德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当然是学好语言的前提。就我个人来看,在学习法语之前,我就读过不少中文译本的法国名著,比如《红与黑》、《悲惨世界》等,也非常喜欢《三剑客》这样的作品。正是带着好奇与兴趣,我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法语专业,一头扎进了法语学习和研究的海洋。想学习语言的同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对特定语言的兴趣。

当然,“勤奋”也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对于有意向选择学习外语的同学们来说,“勤奋”不是指死记硬背单词、语法,而要多看、多听、多写。大学四年期间,我抓住一切机会阅读法语、训练听力,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一个班23个人共享一个大的台式转盘录音机,磁带里常常播放着各类法语学术会议实录、老师朗读的课文、外教的录音……只要有人在,录音机总是开着,因为大家随时都在训练自己的外语能力。同学中有法国民歌的磁带,大家都说里面的歌词难以辨析,我就从同学那里借来一遍一遍地听,直到能够听写出歌词。学外语就是要听得多,写得多,听力才会提高。所以现在给学生们上课时,我也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学外语不应该死记硬背——“听”得多了,自然就融会贯通,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说”得流畅。

我自己这些年学习语言和文学的经验有四条:第一层次是广泛阅读,记录其中的句型和表达方法;第二层次是在精读书籍后,对内容进行概括归纳;第三层次是进行批判、做出点评;第四层次是分析书籍所反映的人生哲学。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远大的目标和开阔的知识面也非常重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胸怀报国的雄心壮志,比如将来要当国际谈判专家或者外交官的理想,往往会进一步激发你学好语言的潜能。而开阔的知识面、综合能力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语言学科的理解,更能促进各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因此我常常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广泛涉猎,在不同的领域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心愿?通过曹校长的介绍,我们看到了一所历久弥新、不断求变的语言类大学。相信选择上海外国语大学、选择外语相关专业,将会为你插上随心所欲的翅膀,开启对世界的无尽探索。

原文刊载于2017年03期《高校招生》第10-13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