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上外法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7-05-04浏览次数:4792设置

上外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宇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上外法学院围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统领教学、科研等阵地,着力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法学人才。法学院全体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教书育人,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在教学中注重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角度讲清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 

上外法学院院长张海斌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总书记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对于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也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法治人才”“如何培养合格的法治人才”“为谁培养合格法治人才”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指示要求,为法律教育战线进一步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指明了方向。上外法学院依托和彰显上外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不断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彰显法律教育的实践特征。与此同时,要继续加强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建设,深入落实教育部“双千计划”,将法律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入人才培养过程,注重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积极搭建特色“第二课堂”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职业素养,培养具有上外特色的涉外卓越法治人才。

上外法学院教授、九三学社委员闫卫军认为,习总书记提出“德法兼修”,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需要与道德兼容。法律的施行既要靠制度的保障,又要靠道德的约束。法律如果不被信仰,便形同虚设。从这个意义上,强调以德树人德法兼修,对于法治国家的构建,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道德的教化,既要靠家庭和学校教育,更要靠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清明政治环境的构建。

上外法学院青年教师王伟臣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自己很受感振奋和鼓舞,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突出中国古代“执法公正”“重视民生”“德法共行”以及解决社会矛盾的调解机制等积极的法治因素,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同时要进一步强调中国与外国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发展路径上的差异,使得同学们深刻理解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只有保有一种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的气度,做到“会通中外”,达至“古今融合”,才能够主动回应来自西方法律文明的冲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法治文明体系”。

上外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麻桑认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习近平总书记这八个字为大学生思政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优秀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而崇德向善、尊法守法的高尚品格是我国法治力量后备军的必备素质。正值五四青年节之际,我们更要鼓励青年学生以时代发展、国家繁荣为己任,在工作中为学生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不论在他们遇到顺境或逆境时都能引领、陪伴,努力为培养“德法兼修”的未来我国法治人才后备军贡献力量。

上外法学院2016级2班团支书冯帆同学谈到,学院院训“持志、崇法、明辨、笃行”与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十分契合。作为当代青年,是依法治国伟大进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更要有所担当,有“我不为何人为”的锐气,我们不能拘泥于手中的课本和有限的学识,也要注重内修品德、拓宽视野,立志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上外法学院2014级上外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学生万可同学谈了自己感想,他说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关注中国法治实践,不照搬西方理论,应立足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为法学专业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激励着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问题研究,从而为中国当代的发展提供法律理论支撑。“立志做大事”,成大事!

上外法学院2013级的应届毕业生焦井泉同学表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落实到国家各个层面、各项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和切实践行;放眼身边,法学院的师生更是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践行“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方针,为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我们要铭记踏入法学大门时许下的铮铮誓言,不忘初心跟党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勇于担当重任、开拓实践,做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在砥砺奋进中放飞青春梦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