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外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摄影 | 唐志明】
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新增设的四个专业均为语言类专业,其中,波兰语和哈萨克语今年就将启动招生。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为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校方动了真格。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所有上外教师都将“挂牌上课”,不被学生选择的老师面临“下岗”和回炉再造。
“一带一路”沿线国语言将成“战略语言”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各地高校一批全新的专业获得备案或审批。上海外国语大学此次新设的四个专业均为语言类专业,分别是乌兹别克语、捷克语、波兰语和哈萨克语,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凸显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思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新时期重大的战略布局,需要国家外语能力铺轨架桥,外语能力是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战略资源。在姜锋看来,过去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传统上多注重通用语种、大语种,偏重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语言,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语言学习有“赤字”,具体来说,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和地区如亚非拉、中东欧的非通用语或小语种还关注不够,而“语言赤字”会直接导致“知识赤字”。
“现在,我们要去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情、社情、民情,实现心灵沟通,核心和首要问题就是语言。”姜锋告诉青年报记者,上外在教育综合改革和学校发展规划中已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涉语言定义为“战略语言”,将逐步完善相关非通用语种专业和课程的布局。
姜锋进一步对“战略语言/语种”做了说明,“战略语言”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对国别区域研究和全球知识领域构建(从语言的交际工具功能转向更强调语言的知识工具功能)具有战略意义的语言/语种;二是指当前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涉及(但不限于此)的语言/语种;三是指在专业上除通用语种(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的英、法、俄、西、阿、德、日等7个语言/语种分委员会)专业之外其他语种。
姜锋说,上外的授课语种数量已达32种,并将继续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开放办学有机结合,稳妥发展推进。除了加快推进“战略语言”新增专业建设,当下,学校还积极开设和培育了斯瓦希里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等一批具有较大战略储备价值的语言课程。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计划开设10个战略语言专业,并推出15门面向全校学生的战略语言课程。
“外语类高校应该围绕着做强语言核心竞争力,不断丰富和拓展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有针对性地发展交叉学科,在国际化特色上狠下功夫。”姜锋说,如今,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上外提出要从“会语言”到“通国家”并“精领域”,造就能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同时,要树立全球意识,进一步丰富全球化内涵,拓展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与培养国际学生中国视角同步推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并重。
教师“挂牌上课”给学生自由给教师施压
要成就“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同样离不开成长环境的创设。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本科教学中完全学分制的正式推行、教师“挂牌上课”等新举措的酝酿,既是构建“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也为学生多元化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同时,这些也都成为了今年校方提出的“教学质量提升年”的“加分项”。
该校教务处处长姜智彬介绍,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上海外国语大学从2016级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开始,推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制度。
姜智彬坦言,过去,虽然也是学分制,但严格来说,是“学年学分制”,即一年中学生的课程计划基本相同,选择余地不大,并不可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把下一年的学分提前修完。“而今,在实施完全学分制后,上外明确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如果学生提前修完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三年毕业。同样的,学生四年内未修完规定的内容,可申请延长修业。学生修读课程符合规定的条件,可申请免修、免听、重修等。当然,学生也可申请休学创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全学分制下,学校将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自主选择,自我规划学业生涯,还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
校方将打破过去“院系排课”的做法,从今年起,成立了全新的选排课中心,由学校层面实施排课。教师们将从今年9月起逐步采取“挂牌上课”的方式,把所有信息“上网上墙”,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和教师。
姜智彬透露,上同一个“门类”的教师信息、课程,将集中推送到学生面前,供学生选择。“和以前的可选课程量相比,改革后将增加到1.5倍,而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学生选课,可能面临‘下岗’和回炉再造。”姜智彬认为,这也是一种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挂牌上课”给学生以自由,更给教师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压力和动力。“这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学会学习,学会选择,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另外,由于语言类学习的特殊性,上外此前一直没有开放的“转专业”,将在今年6月首次开放,数量控制在10%内,由学生向转入专业所在学院(系)提出申请,提交学校层面认定。据悉,学习成绩和平均绩点并非转专业时的单一考量,学习兴趣与爱好也是十分被看中的要素。
精通2门以上外语培养“多语种+”人才
“双一流”建设的浪潮中,上外提出“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不断传承和彰显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学科特色,依托政治学等学科的增长点,将语言文化研究与国别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全球治理研究有机结合,构建学术智库群,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校长曹德明介绍,在此过程中,上外在全国高校率先提出“多语种+”战略,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这是为瞄准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而提出的。“‘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并且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并始终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
“当下,传统外语单一学科的理念、外语技能和专业知识简单叠加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战略高度整合外语教育目的和学习组织方式从未像今年这样迫切。”曹德明特别强调,“+”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强调融合,具体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显然,扎实的多语言基础是“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能力。为此,学校要求专业突出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今,在非英语类外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设置有30个学分的“英语基础课程”模块,这些课程的实施与英语专业同教材、同进度、同教学要求,通过大量的专业训练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