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SISU教学院系篇之八:德技相长 润物无声——俄欧亚学院的教学质量提升之路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7-12-05浏览次数:1091设置

  • 【摄影 | 】

  • 学生课外读书笔记节选 【摄影 | 】

  • 翻转课堂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 【摄影 | 】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立足专业学科特色,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要,提出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充分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探索思政育人与专业学习的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有机融合,努力实现“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一、外籍教师的教学规范与思政要求

外籍教师全面参与本科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为充分利用好外籍教师资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学院在外籍教师的选聘和培养等环节做足功课,除了按照专业教学需要提出工作要求外,也通过入职谈话、中方教师一对一对接制度规范日常管理。今年学院专门举办“外籍教师谈心谈话活动”,关心外籍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明确提出外籍教师上课教材规范,讲课内容达标,发挥育人作用的工作要求,努力实现全方位课程育人。

二、听说读写译逐步推进育人策略

语言的学习具有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特点,俄欧亚学院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习的侧重和程度,因地制宜制定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融合培养的实施步骤和策略,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学习时期能够端正专业思想,树立远大抱负。

(一)一年级 感性启蒙

一年级学生刚学习字母和基本词汇,专业老师更注重专业思想的树立与培育。在普及基础知识和中外文语言差异过程中,培养外语专业学生使命责任感和正确政治立场。一二年级的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晨读,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俄语语感。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白屹、钱琴老师帮助学生度过俄语语音启蒙难关的同时,更注重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初学语言的苦恼,辅导学生多听多读,介绍对象国文化,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白屹老师规定学生一周一次撰写课外读书笔记,坚持每周课余辅导,通过这一互动方式,不仅监督学生课外阅读,同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吴爱荣老师、古丽孜依老师及哈萨克语外籍教师爱玲为哈萨克语专业学生举行师生座谈会,在激发学习动力、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了解学生对于自身发展、专业发展、就业趋势等方面的看法及需求,有助于探索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俄欧亚学院近年来陆续开设新专业,新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有海外学习背景,利用这样的优势,教师在课堂上以自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经历为基础,分享语言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哈萨克语专业古丽孜依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掌握中国文化,在语音和单词教学中注重中哈文化的差异与关联。她以自己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和观察向学生介绍中亚国家发展,解读“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执行者和行动者。

(二)二年级 翻转锤炼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听说读写技能基础,但翻译能力有限,精读课教学除了由教师主讲之外,在课文精度和延伸内容选取上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下根据基本词汇结合思政内容做好准备,课上学生轮值主讲。在二年级张婷婷老师的俄语精读课上,每次安排一名学生做值日报告,内容包括最新重要讲话的俄汉对照、政治词汇的翻译等。

(三)三年级 深耕实力

三年级学生更注重听说读写译的深度训练,学生不仅停留在课本的语言文学层面,更注重时政选读内容,增强学生今后担当“国家队”重任的软实力。“双语导读”是俄语系专业主干课“高级俄语1”的创新板块,杨波老师基于重大活动翻译的丰富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选择人民网、新华网的中俄双语评论文章,以及中俄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教学材料,话题聚焦中国政治与外交话语俄译的原则、特点和注意事项,杨波老师的“双语导读”课生动形象,可操作性强,学生反响良好,表示对指导其在多边外事交活动中的志愿者实践很有帮助。除此之外,“俄语报刊阅读课程”精选切中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的“时文”作为教学素材,内容“接地气”,备受学生推崇,不用点名而“全勤”成为常态。

(四)四年级 专业担当

大四是学生面临专业实践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基本能够全面掌握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更加需要训练独立思维能力和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大四的高级俄语课上,杨仕章老师鼓励学生们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为主题,结合俄语学习,逐一走上讲台,交流各自看法与观点,讨论重要讲话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在一言一语的讨论中,迸发思想火花,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魅力,通过深入思考,树立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理想信仰。

三、德技专精的内外课堂贯通

仅靠专业课堂的“单打独斗”显然远远不够,俄欧亚学院在实现家国情怀的育人主题中结合专业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全力打造思想过硬,业务精干的外语人才。

(一)全方位监督预警机制助力成长

学院教师、辅导员、行政三位一体学生考勤一周一报制度,能够第一时间360度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制定“退学预警机制”和“旷课预警机制”,帮助学生及时改进。制定班导师辅导制度,固定辅导时间,班导师、专业教师在师生微信群中发送文化对比、中外交往、国策校情等重要信息,通过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引导青年的正向思维和判断。

(二)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

在学院大学生思政“第二课堂”上,随时能见到“专业”的身影。学院培育教师党员讲堂,每学期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上党课,杨波老师“外事翻译中的讲政治、有信念”、钱琴老师“中俄双语学习十九大报告”等,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让学生愿意听,更明白。当今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语言功底扎实,还应具备对政策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才能更好地沟通中外文化,正确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三)实践锻炼实现“1+1>2”

在具体的实践锻炼中将专业与思政巧妙结合,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俄欧亚学院积极创建学生服务社会、锻炼才干的平台。在校内层面,服务学校外文网站建设,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特长翻译原创作品发表,内容包括中外文化、中外重大事件报道、中国社会与发展等。截至去年底,俄文网共发布学生俄文报道211条,讲座信息98条。其中被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世界新闻通讯社摘编转载40篇。在校外层面,除常规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外,立足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青年领袖,学院精心组建了上外“一带一路”青年观察团,今年暑期,由师生组队围绕“中哈人文交流现状考——基于从伊犁到阿斯塔纳沿线地区的田野调查”主题,进行了为期14天的调研,发布了10篇有关中哈发展现状的中俄哈三语报道,完成了外交、经济、文化3篇调研报告。青年学生从模糊概念到亲身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不仅激发了他们钻精语言的主动性,同时增强中华复兴、匹夫有责的使命责任感。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在培养专业素养过程中培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文华人、以文育人,已然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让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成为习惯,让“国家队”意识润物无声成为日常,上外俄欧亚学院立足自身人才培养定位,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要,永远走在教学质量提升的路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