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库成果征集和智库课题招标工作的说明

索取号:G0060401002-2018-0302发布时间:2018-11-15浏览次数:330设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上海新型智库在服务国家大局、服务上海发展中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经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市社科规划办面向全市开展专项研究成果征集和智库专项研究课题招标工作。

现就有关成果征集和课题招标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招标要求

本次成果征集和课题招标重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重大发展任务和工作要求,聚焦新时代上海的发展环境、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发展空间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上海改革创新、城市治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瓶颈制约,找准症结,准确研判,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努力为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谋先见,为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出实招。

其中,智库成果征集重点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即:“增设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如何进一步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要求智库专家在1123日之前,提交一篇不少于3千字的决策咨询报告。

智库课题招标要求在申报人在125日前,结合招标公告给出的20个参考选题,根据本人研究专长和学术积累,自拟题目进行申报。参考选题是市社科规划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近期市委重要工作,邀请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同志共同拟定的。

所有参考选题均为“范围性条目”,涵盖面都比较大,申报人须根据个人研究积累,选择具体研究角度和侧重点进一步细化,不得直接将参考选题作为课题题目进行申报。拟定的申报题目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研究内容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体现有限目标,切忌“大而全”。课题研究要善于找准问题、抓住问题、解决问题,“从小处切口”“从点上发力”,真正为国家和上海改革创新发展出实招,谋高见。

二、关于科研组织方式创新

为了做好本次成果征集和课题招标工作,市社科规划办在成果征集和课题申报组织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创新。为了便于理解和忘记,下面“一、二、三、四、五”对本次成果征集和课题招标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概括。

n一个“聚焦”

本次成果征集和课题招标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强书记在1015日在全市智库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聚集当前国家和上海的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等重大研究选题,积极开展智库研究,贡献智库成果。

n两个“服务”

在全市智库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李强书记强调智库发展事关国家大局、事关上海发展。“服务国家大局、服务上海发展”既是市委对上海各类智库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本次智库成果征集和智库课题招标的两大根本着力点。

n三个“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开放”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最突出的特色,“开放”也是上海发展的最大优势。本次智库成果征集和智库课题招标在以下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出上海智库研究“开放”的特色。

第一,研究选题开放。本次智库研究,不管是智库成果征集,还是智库课题招标,都只列参考选题方向,不规定具体研究题目。在智库研究方面,积极鼓励各领域智库专家自选题目进行申报,自选课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

第二,申报人员资格开放。本次智库成果征集和智库课题申报是市社科规划办所有课题申报中,申报人员资格规定最为包容开放的一次尝试。对申报单位不限身份,不设门槛,鼓励社会智库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对申报人无职称、学历要求,只要能够坚持正确导向,积极为党和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对所有申报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第三,智库成果转化渠道开放。本次智库成果征集和智库课题申报对研究成果报送渠道不设限制,鼓励课题承担人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成果转化和成果发表。不管什么渠道,只要能够发挥智库作用,能够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支持,在课题结项时都将作为评定课题鉴定等级的参考。

n四项“管理创新”

在科研组织和申报管理方面,本次智库成果征集和课题课题招标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和突破。

第一,首次尝试开展“专项智库成果征集”工作。智库研究是一项时效性非常强的工作,为了更好发挥智库研究对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决策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市社科规划办首次尝试开展专项智库研究成果征集工作,期望短期内汇集一批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成果,为上海贯彻落实中央给予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和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效应服务。征集活动结束后,市社科规划办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智库成果进行评审,对被采纳的成果将根据质量给予一定金额的科研报酬,并择优分别资助1项智库专项研究课题。

第二,首次以“后期资助”的方式支持智库课题研究。后期资助课题主要针对参与本次课题申报未获立项或虽未参与申报但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较有价值研究成果的智库专家学者。市社科规划办将在前期资助课题结项评审时,同步启动后期资助课题的遴选工作。经评审确立的后期资助课题将颁发正式立项证书,并给予3-5万元的研究经费补助。

第三,首次采取“差别化”智库研究经费拨付方式。对于前期立项资助课题,市社科规划办将分二次拨付资助经费。其中,60%在正式立项后即予以拨付,其余经费根据课题结项情况进行差别化拨付。结项等级为“优秀”的,除拨付剩余经费外,加拨经费1万元;结项等级为良好的,除拨付剩余经费外,加拨经费5千元;结项等级为合格的,只拨付剩余经费;结项等级不合格或未能按时结项的,不再拨付剩余经费。

第四,更加注重中期成果在课题结项评定时的作用。

区别于以往课题较重视最终成果质量的结项方式,本次智库研究课题在成果认定方面“重心前移”,不再仅以最终研究报告作为评定课题结项等级的标准,更加强调中间成果的转化应用。要求课题组在研究期间,至少向有关决策部门提交2篇决策咨询研究专报;在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及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上至少发表2篇理论文章。最终成果只需提交一篇不少于1万字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成果(决策咨询报告)获采纳情况、获领导批示级别,媒体理论文章发表数量和级别,将作为评定课题结项等级的重要标准和参考依据。

n五点“注意事项”

本次智库成果征集和智库课题招标过程中,以下五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注意智库研究的保密性。智库研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保密要求,不管参与成果征集,还是课题申报,都要特别注意研究内容保密。特别是智库成果征集,研究成果请务必通过安全载体直接报送市社科规划办。我办将对征集到的智库成果严格保密,并充分尊重智库专家的成果署名权。

二是注意课题《申请书》新的填写要求。本次课题申报,市社科规划办根据智库课题的研究特点重新调整了《申请书》相关栏目和填写要求,不再强调要求申报者对相关学术史进行系统梳理和对相关领域研究进行学术综述,而是更加强调申报人的前期相关研究积累,在《申请书》论证设计部分,更加强调研究选题意义和智库价值,要求尽可能提供可能的决策咨询意见、建议或者政策方案。

三是强调申报者的良好学风。本次成果征集和课题招标不限身份,不设门槛,但对一类人是限制申报的。即曾经主持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被撤项或作终止处理尚在资格限制期内,或有其他信誉不良记录被通报批评的,不能参与本次课题申报。

四是申报单位要切实加强申报材料把关。本次智库成果征集和智库课题申报,虽然是面向全市智库专家的,但都是以单位的名义进行的。特别是课题申报,所有申报都须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确保课题申报质量。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对申请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申报选题、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组是否具有完成研究任务的充分条件进行认真审核,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承诺信誉保证。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本单位申报材料的汇总,按要求将相关材料报送市社科规划办。

五是要注意两项工作申报时间。本次开展的两项工作,时间都非常急。其中,智库成果征集工作只有一周,课题申报也仅20天,希望各单位积极动员,踊跃申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