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六:传统优势语言文学学科与“双一流”建设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8-12-18浏览次数:412设置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双一流”建设、高峰学科建设和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承前启后的一年。日前,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攻坚方案》,明确了下一阶段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攻坚总体方案和核心指标攻坚专项方案。为促进攻坚方案的实施,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特邀各院系、各部门负责人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笔谈。

传统优势语言文学学科与“双一流”建设

许宏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历史最长的俄语系在2017年底“转型升级”成为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俄欧亚学院致力于区域和国别的语言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积极助力上外一流学科建设。

一、聚焦人才培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凡是世界知名大学都把本科教育作为大学发展的立校之本,不遗余力地进行本科教育改革,并把本科教育做到极致。因而我们要聚焦人才培养,多方面致力于本科教育改革,力求能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而言,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改进课程设置,重建学生知识结构,研究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和技术资源,打造俄语专业“金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对接非通用语教育的宏观战略,加强中东欧、中亚地区非通用语语言文化教育,开发中东欧、中亚地区非通用语文化通识课程,实现学院内优质课程多形式的共享;加强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语言教学的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探索跨国跨校跨专业培养的路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以专业与课程改革创新为抓手,融入思政内容,体现四个自信,开发新教材。

二、聚焦学科内涵,开展区域国别研究

鉴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外交战略中“一带一路”的中心地位及俄罗斯、中东欧及中亚地区战略重要性日益上升的事实,依据学校建设国别区域与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发展战略,从服务国家的需求出发,进行高精人才的培养和开展区域国别研究。

目前俄欧亚学院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创建的上外中亚教学科研战略协同创新平台正在实施中。我们力争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五方面形成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有关中亚地方性知识供给的学者团队,努力使该平台能够在有关中亚的学术研究、中国对中亚关系的政策和实务研究两个领域做出贡献和成果。俄欧亚学院力争在这个协同创新平台中,一方面培养出精通语言、熟悉国情、掌握专业的高层次本科人才;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中凝练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以国家和省部级社科项目为中心,形成多元一体的高精尖专业知识领域团队。

三、聚焦学术能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道出了师资队伍是大学的第一要素,因而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要将老师作为关键要素。学科的高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师资队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俄语学科作为传统学科,由于历史原因,教师的研究方向过于集中,近年来通过内部调整,引进人才,逐步完善师资结构,优化各研究方向的人员布局,为学科内部的均衡发展在人员配备上提供保障。作为俄欧亚学院新兴的非通用语种专业,普遍存在教师年轻,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薄弱的问题,我们制订并实施青年教师跨学科跨专业进修或攻读学位计划,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理论视野,为教育改革和科学研究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构建学术共同体,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助力。此外,学院也在研究改革教师绩效评价,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流学科建设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凝心聚智,努力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系列报道链接:

“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一:郭树勇 | 对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二:郭可 | 关于新闻传播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四点思考

“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三:程彤 |“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非通用语学科

“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四:高洁 | 对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五:章玉贵 | 对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