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非通用语专业七十周年纪念大会暨非通用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高峰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和论坛由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分指委、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承办。
非通用语事业的发展需要心系国家,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已有70年历史的上外非通用语学科创造了更大的历史机遇。上外将在“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探索跨"语种、专业、学科、院系、学校、国家",通"历史与现状、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融"语言能力、学科能力、政治定力、话语能力"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非通用语专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分指委主任委员姜景奎认为,在新时代中国非通用语事业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为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提供知识供给。中国非通用语专业历代学者的努力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新时代、新文科建设需要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非通用语人文社科学者。
非通用语学科布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地域的特殊性,既有“小而精”的特点,又需要担当“大而全”的使命。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金哲俊认为,全国非通用语专业要传承历史经验,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区域国别研究意识,完善教材体系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咨政服务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非通用语学科大有可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全国非通用语学科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指示和回信要求,胸怀“国之大者”,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努力构建符合国家需求和时代特征的非通用语发展格局。
在“两个大局”重要历史时期,非通用语学科未来可期。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钟智翔总结了论坛的四点共识,即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交叉融合,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坚持技术革新,强化现代技术运用;坚持服务社会,助力国家战略需求。他指出,2022年将迎来中国非通用语高等教育80周年,全国非通用语学科应抓住机遇、共同努力,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全球话语能力做出新的贡献。
在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大学王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永根、云南民族大学陆生、广西民族大学梁远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程彤分别就“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北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种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云南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建设发展”、“新文科引领下外语非通用语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专业早期档案文献”为题作报告。大理大学马丽亚、山东大学牛林杰、云南大学刘树森、云南大学寸雪涛、南开大学杨琳、大连外国语大学张国强、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华、天津外国语大学骆元媛、北京语言大学崔顺姬和天津师范大学金长善等分别交流了各高校的经验做法。上海外国语大学徐亦行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分指委委员和全国开设非通用语专业高校教师共100余人在线参会。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办公室、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对外合作交流处、东方语学院、西方语系、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德语系、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和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非通用语教育可以追溯至195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开办的东南亚语文系(含印尼语、缅甸语、越南语三个专业)。七十年来,上外非通用语伴随着共和国成长,潜心规划,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在语种数量逐渐增加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与质量,从最初的培养单一语言技能人才,到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再到现在“多语种+”卓越人才培养,顺应了各个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现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共设立22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同时还开设了18种古典和现代非通用语种课程,拥有亚非语群博士点、硕士点以及欧洲语群硕士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非通用语种教学方阵,在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良好示范。
2021年11-12月,上外举办纪念非通用语专业设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其中包括纪念大会暨高峰论坛,11月份举办的六场东方大讲堂高端学术讲座和12月份即将举办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非通用语专业七十周年纪念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