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聚焦高质量发展 开启时代新征程:第八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上海举办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4-05-23浏览次数:0设置

5月18日,第八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协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来自全国各地60余所院校(其中双一流高校26所)的近百位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和学科负责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岩松校长代表东道主对参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创办至今已走过16个年头,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主办方,见证了论坛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内德语专业教学和科研的蓬勃发展以及高校学术交流的日益繁荣。这一次交流经验、分享成就和开拓进取的大会,必将在推动德语学科建设、促进国际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等方面,为我国高校德语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德语系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壮鹰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下,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一直走在推动外语教育发展的最前沿。而论坛促成的高层次对话和交流,不仅要讨论德语专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还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外语教育,思考我们如何在这股科技革命的新浪潮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教育理念和实践更贴近当前学生的需求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在推动国内外语教育现代化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谢建文教授积极肯定了高级论坛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在推动全国德语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的作用。在深入而具体的研讨环节中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丰硕成果,或许可以为相关高校德语专业和学科发展,为至关重要的德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视角、路径和改革方案,并发挥出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开幕式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岳永红主任主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户思社教授以“从流动的思想看传播力和影响力”为题,开启了第一个主旨报告。他从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的诸多实例出发,表明文化传播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有时就像流淌的河水,流到哪里就会浇灌出一片绿洲,也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融,发生神奇的裂变。理论的光芒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那样,在几千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而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一方面,当前世界和时代的大变局,为国际化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我国外语教育领域应当顺应学科发展规律,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方兴未艾,既为外语专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创新和实践将会提供更加广阔和美好的前景。

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的主旨报告题为“求同存异,译以会通:面对两大挑战的德语专业翻译教学”。他指出,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多元共融可谓历史的常态。而翻译活动则可以促成会通、增进交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内德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正面临两大挑战,其一是突飞猛进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的严峻挑战;其二是翻译重点的转移,从原来的“翻译世界”到现在倡导的“翻译中国”。

魏育青教授认为,即使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诸如文学作品等翻译对象因其独特性、不可复制性而无法单纯依靠技术来实现理想的翻译效果。同样的,求同存异与人的主体性、创新性、价值观、个体特质、审美意趣、语境意识、情感沟通等也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来协助人类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另外,他还强调了在日常教学中,应避免学生出现滥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倾向。

在当前形势下,外译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德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想要有效地译介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互鉴,不仅需要宏观的讨论和阐述,也需要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进行努力探索,即不但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各种新变化和新挑战。

主旨报告环节由陈壮鹰教授主持。

圆桌论坛由谢建文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邀请陈壮鹰教授、薛松副教授、李媛教授、李双志教授、谭渊教授、刘悦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德语专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分享各自的经验、体会和思考。

浙江大学李媛教授承接魏育青教授在主旨报告中的观点,表示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但同时也应谨慎地利用人工智能,力求达成高效的人机协作。而外译工作的难点主要来自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虽然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融,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和摩擦。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立场、文化身份,精准地进行表达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为外语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她提出,有必要构建中国自主的德语知识体系和德语人才培养模式,这意味着在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框架。

上海交通大学薛松副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德语专业高质量发展”这两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对此,她强调了三点:一是时代性——为了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二是自主性——德语专业的本土化和中国特色;三是综合性——学科交叉。随后,她简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目前正在实施的特色培养理念的改革尝试和实践,比如低年级阶段采用的学科下沉模式,以及推行大一新生的大创项目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此外,薛老师还提出,可将德国元素融入中国文化课程中,同时将中国元素融入德语技能课中,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外语人才。

厦门大学刘悦教授指出,面对本次会议主题,必然要提到德语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在心态和使命的变化,如今过高评价和片面宣扬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已不符合当前的时代需要和实际情况;另外,与过去相比,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她认为,应该积极乐观地应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以学科创新和复合人才培养为抓手,真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首先提到,国际范围内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与国内德语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息息相关,而不同类型高校面临的挑战并不完全相同,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对德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德语专业目前正在进行外语+数智人文专业设置的尝试和探索。谭教授还强调了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优势及便利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李双志教授结合该校为德语专业大一学生新开设的日耳曼研究课程这一举措,提出日耳曼学自扎根中国本土的第一天,就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这一观点。对文化的深入挖掘,本土的外国文学研究发展方向得以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目前已经走到新的阶段,包括外语专业在内的各类专业都必须进行调整和革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科技赋能带来人文创新,同时也对外语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语专业发展的新时代,除了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还应充分挖掘本校和本专业的优势,提高应对转型和变革的能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壮鹰教授在发言中特别强调,德语专业的教学必须拥抱人工智能,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德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和提升运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水平,及时调整备课和教学方式。他还指出,对出版社而言,给读者提供全套的数字解决方案也可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圆桌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凯教授主持。

在下午的说课环节,同济大学教学名师、吉林外国语大学德语学科带头人黄克琴教授首先对其担任主编的外教社“感知中国”系列教材的策划背景、教材特点、整体设计思路和使用方法进行了总体介绍和说明。之后,吉林外国语大学的陈洋洋副教授和赵国伟副教授分别对各自负责的分册样课内容及其配套课件进行了具体、生动的讲解和演示。该系列共包含三个分册,目前《悦读中国:德语读写实训教程》已率先问世。《聆听中国:德语听说实训教程》和《放眼中国:德语高级阅读教程》也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推出。

在专题论坛环节,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德语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交流了各自学校在德语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方案调整的困惑、课程体系优化的难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等,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德语专业未来发展之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张世胜教授、同济大学的伍慧萍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卢铭君教授分别担任三个专题论坛的主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王乐飞编辑分享了德语出版资源与教研活动的最新信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铭君教授代表下届论坛主办单位发言,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两年后相聚广州。

最后,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玉社长做论坛总结发言。他从国内外语教育领域的总体发展出发,对本次论坛予以高度评价,并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和学科负责人对外教社这一品牌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闭幕式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陈懋编辑主持。

初审 / 查依帆 编校 / 责任编辑 / 施祎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