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美欧关系2024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 暨“欧洲对外战略新态势”研讨会在上外举行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4-07-07浏览次数:0设置

  • 7.7新闻 .png

    7月2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在上外虹口校区联合举办“欧盟对华战略新态势”研讨会暨“美欧关系2024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围绕当前美欧关系的趋势、变化、特征以及欧洲大选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在视频致辞中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上海欧洲学界同仁对上海欧洲学会与上外欧盟研究中心共同推出的年度美欧关系报告的大力支持。

    会议共分为两场。会议第一场围绕当前各个议题领域的美欧关系展开研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欧洲学会名誉会长徐明棋指出美欧对华竞争性色彩不断强化,双方在经济贸易、全球治理等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美欧关系未来可能会更加趋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主任张迎红研究员评析了欧洲议会选举对中欧关系的影响,认为欧洲政党政治的右倾化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欧盟对华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刘宏松教授梳理了欧洲战略自主的历史流变,强调战略自主的内涵已经从防务扩展至数字产业、贸易、技术等各个领域。上海欧洲学会秘书长杨海峰博士认为,欧美相继推出防务产业战略,欧洲面临对外依赖美国和防务市场分散的问题,美国则面临防务承包商过于集中的挑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龙静研究员认为,欧美处理对华经贸关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欧盟作为经济联合体对经贸的突出重视。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研究员就美欧在供应链安全战略上的互动指出,欧洲“战略自主”意向正逐渐从战略安全领域漂移和集中到经济领域,并越来越地受到美国的战略理念和政策偏好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青年研究员王玏认为,欧洲所谓“去风险”更多的是因为乌克兰危机而诱发的,而美国聚焦的是去风险化和多元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的资深学者余建华研究员对第一环节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

    会议第二场聚焦美国与欧洲主要的次区域和大国之间的关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教授认为,欧洲在绿色供应链建设领域将继续坚持高标准的竞争力建设和透明度规则,美欧未来将持续推进“资源俱乐部”的发展。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叶江教授就《大西洋宣言》以及英国和美国大选,分析了英美两国关系走向。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玄理研究员认为,欧洲右翼政党仍处于碎片化状态,但持续右倾或许会助推欧盟对华“去风险”思路的长期化。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红研究员认为,俄乌冲突爆发后,法国与美国出现战略分歧,即法国倾向于对话解决冲突,美国则持强硬立场。法美之间在经贸领域也出现摩擦,未来法美关系的走向取决于欧洲共同安全体系的进展和法美两国政治领导层换届的态势。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宋黎磊教授指出,由于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处于中美博弈的中间地带,地缘安全挑战改变了其原有的对外战略的优先次序,总体上更为重视军事安全利益和维护跨大西洋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业瞿姗姗老师从战略理念、军事防务、经济外交、经贸关系等层次分析了近期美意双边关系升温的具体表现,并指出意大利对华的决策受到美国越来越多的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葡萄牙与巴西研究中心主任张维琪研究员分析了近期葡萄牙政坛极右翼快速崛起的趋势,并强调对美关系是葡萄牙对外关系三大支柱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荷兰语专业负责人陈琰璟老师阐述了荷兰在对华关系上的最新动态,包括敏感技术专业对中国学生学习的限制、暂停友好省份协议的暂停,以及经济脱钩的迹象等,同时强调荷兰新一届政府未来仍将与美国保持紧密互动。上海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负责人沈赟璐老师指出,瑞典对大量中国企业进行调查,其对华负面态度非常突出,几乎成为反华头牌国家之一,丹麦、芬兰、挪威等国的对华态度并不似瑞典那般激进。在对美关系上,北欧诸国总体上以北约为基石,与美国保持了密切的防务关系。

    本次研讨会为与会学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对美欧关系及欧洲对外战略新态势的全面理解,专家们揭示了当前美欧关系的复杂性和发展趋势,对推动中欧关系的韧性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沪上知名高校和智库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4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来自《解放日报》、《文汇报》、《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早报》和澎湃新闻网等沪上知名媒体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初审 / SISU 编校 / 责任编辑 / SISU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