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钱江应邀在我校全球文明史文献中心作讲座,主题为“大航海时代印尼西爪哇的胡椒贸易与中国商人”,讲座由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欢主持。
16、17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贸易网络开始形成。东南亚地区因其丰富的香料资源成为全球贸易的焦点,其中作为胡椒主要产地的印度尼西亚万丹(Banten)地区吸引了中国、阿拉伯、欧洲等全球多地商人的注意,并一度成为东南亚和世界上最大的胡椒交易中心。时值隆庆开关,民间出海贸易一定程度上合法化。在这一时期,来自福建的中国商人逐渐在万丹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网络,在东南亚海上交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福建山多地狭,有着丰富的出海营商传统。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福建商人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他们深入农村直接与当地农民交易,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短期内的大宗收购。这些商人不仅取得了胡椒贸易上的优势地位,还以其高效率缩短了商业周转周期,促进了万丹这一贸易中心的快速发展。对于当地统治者而言,这些商人通过皈依伊斯兰教、支付税收和提供礼品等方式获得保护和支持,进一步巩固了万丹的贸易中心地位;对于欧洲同行而言,他们既竞争又合作,既牢牢控制胡椒的采购和定价权,又依赖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商人提供的贷款作周转资金,从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档案文件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此类案例。此外,福建商人还有许多独到的商业手段,如在马尼拉、越南和泰国等地的关键贸易点建立据点分散风险、自铸铅币投放到当地市场套取铜银等,不一而足。
于此同时,福建商人贸易货物的结构也在悄然改变。最初,福建商人的贸易货物主要包括中国日用品,如陶瓷、铁锅等在东南亚市场上有较高需求的商品。他们收购胡椒之后直接将其贩运回国,与他国商人并无不同。随着与欧洲商人的贸易增加,大量白银流入,福建商人开始出口更多的高价值商品,如丝绸和茶叶。同时,他们也直接将胡椒换为白银,悉数运回华南,为明中叶以来白银的大量输入做出了直接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万丹的统治者对商人的税收越来越重,中国商人和欧洲商人尤其如此。万丹的统治者试图垄断胡椒贸易,强制要求所有胡椒必须先卖给他们的官员,再由官员转卖给外国商人。中国商人最初尝试通过与万丹统治者谈判来减轻税收负担,但未能成功。荷兰东印度公司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措施,在1618年对万丹港口进行封锁,导致万丹的对外贸易几乎停滞,商人大规模撤离。此后,各国商人逐渐向新的贸易据点雅加达转移,万丹逐渐衰落。
早期全球贸易中心的兴衰往往是动态的,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贸易中心的衰落通常伴随着另一个新兴中心的崛起。万丹并非孤例,事实上,即使在福建省内,也在元明之际发生了贸易中心由泉州到漳州的转移,大航海时代的中国商人大多来自漳州而非泉州。另一方面,商人们展示了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他们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贸易路线和策略,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会。这种适应性是早期全球贸易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讲座结束后,钱江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近代商业组织形式、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融、早期全球贸易中的贵金属流通等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印尼语专业负责人黄跃民博士等专家学者也出席了讲座并参与讨论。
撰稿 | 杨雨锴,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