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SISU75 ▪ 学术月┆ 科研成果展,背后的故事(中篇)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4-12-01浏览次数:0设置

  • 微信图片_20241201201636.png

编者按:在建校75周年“学术月”期间,科研成果展主要展示近5年我校教师的代表性著作。为更加立体、生动地了解展陈,特开设此专栏,系列报道部分学术著作背后的故事。

郭可:深耕国际传播,推动中国特色理论创新

人物简介

郭可,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重点智库首席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世界新闻委员会(WJEC)亚太区协调人、教育部2022-2026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传播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对外传播、国际新闻和国际舆情研究。

入选著作

《中国媒体的世界图像及民众全球观》主要探讨了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所呈现的世界图像以及对我国民众全球观的影响。本书梳理了70年来中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三种范式,并对中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进行多维度研究,以此探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媒体如何选择和发布国际新闻;二是中国受众如何解读国际新闻;三是中国社会如何通过国际新闻理解世界(即全球观)。

著作背后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说明中国,有必要先搞清楚中国媒体是如何解读世界、看待世界的。”谈到创作《中国媒体的世界图像及民众全球观》的初衷和背后的故事,郭可教授表示,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世界在重新解读中国的同时,也存在不少误读和偏见。因此,他选择了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中国场景下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国际新闻传播不仅要描述和阐述国际新闻报道的效果和世界图像,还要更多去分析这些报道对民众的实际影响。”郭可认为,这是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和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对于国际新闻传播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研究也将迎来新的突破。他强调,这些技术的引入并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来展开。例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国际新闻传播的效率和准确性,如何借助这些技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

谈到国际新闻传播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郭可表示,尽管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如何打破西方媒体的垄断地位,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如何更好地应对国际舆论场上的复杂形势和敏感问题;如何培养和吸引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等,这些都需要学术界和媒体界深入思考和探索。

张红玲:从“孤勇者”到“引领者”的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之路

人物简介

张红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富布莱特研修学者,明尼苏达大学、杜克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外语教育、跨文化教育与培训等。

入选著作

《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通过梳理过去二十余年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探索的经验,分析当前跨文化外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在阐述跨文化外语教育相关基础理论和教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跨文化外语教育的内涵、目标、原则和方法,破解跨文化教学中的测评难题,探究外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发展,比较分析各国文化外语教育相关教学标准,介绍跨文化外语教育资源和研究方法,并就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著作背后的故事

1991年,张红玲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她很快意识到,“外语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语言知识,更有促进学生成长的育人潜力。”1996年,张红玲顺利考取博士研究生,并在几年后的博士论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将外语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理念。

“当时相关研究文献很少,在外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教育的观点在很多人看来过于激进。来自学界的质疑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研究者”,张红玲回忆道。带着对这个研究课题的执着,博士毕业后不久张红玲成功申请到海外访学项目,前往跨文化交际研究发源地明尼苏达大学研修。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当时难以获取的文献,与海内外学者深入交流,最终完成了2007年出版的《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该书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跨文化外语教学理论体系的著作。

《跨文化外语教学》出版后的十余年里,张红玲一直在思考和酝酿,希望完成一部新作,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跨文化外语教育理论体系。201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编委会向张老师发出邀请,促成了《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一书的撰写和出版。

随着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类人才培养标准和外语教学指导大纲也将跨文化能力确定为培养目标。与此同时,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纷纷加入跨文化研究。“我的同行者越来越多”,张红玲笑道,“AI时代来临,跨文化能力作为一种与他者(包括人和AI)进行沟通、合作和相处的能力,是无法被替代的硬实力,跨文化外语教育的价值意义将更加凸显。”

从“孤勇者”到“引领者”,张红玲教授探究外语学科育人的初心一直未变。未来,她期待在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之路上砥砺前行,不断推动跨文化外语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耿强:让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向外、向未来

人物简介

耿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专职研究员,Baker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译介学与中国翻译话语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外国文学研究会翻译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数字人文、中国翻译话语、中西翻译史、译介学、中国文学外译。

入选著作

《信仰与技术: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想象与重构:1949-1966》。本书首次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概念,并用“信仰”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内涵与特征。“信仰”一词,象征的是中国在翻译国外的作品时,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一种推动国家建设、文化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机。而“技术”一词,则代表了翻译如何进行、语言如何转换等技术性问题。“信仰”与“技术”,即翻译的目的及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始终关注的两个基本层面。

著作背后的故事

创作《信仰与技术: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想象与重构:1949-1966》的历程,对耿强教授来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编撰与出版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该书文献资料的数量极为庞大,需要不断地筛选,挑出最有代表性的翻译作品和翻译话语。另一方面,出版的过程也遭遇了许多次的“碰壁”。

回忆起投稿遭遇瓶颈时,耿强坦言自己曾“非常沮丧”。但是他没放弃,不断地对文章进行调整,最后终于走出了最艰难的时期,“豁然开朗”。

然而他觉得自己作为上外的一份子是十分幸运的——“学校一直非常支持我们申报高层次项目,也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比如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前来进行评审或组织交流会”。在语料库研究院(今语言科学研究院)的工作经历让他意识到,将数据的思维方式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思路相结合,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帮助和推动,能获取单一学科不具有的优势。语言数据为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探究提供更加创新性的思路和成果;而传统学术的“底子”则能够弥补单纯的数据研究可能欠缺的思想深度、广度和高度。

未来,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机制新的研究方向,耿强认为,一方面是“向外”:从“对外译介”的翻译话语入手进行研究,从而推动中国翻译话语的“走出去”。而另一方面则是“向未来”。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立足于当下的时期再次对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新特征进行思考,仍然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

初审 / 编校 / 陈吴越 责任编辑 / SISU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