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笃行致远:多语种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专家咨询会召开

索取号:G0061302000-2025-2426发布时间:2025-01-01浏览次数:0设置

  • 合影.jpg

  • 内场.jpg

外语专业何去何从?数智时代高校多语种发展有何困境,又该如何突破?“一带一路”倡议下多语种专业人才模式该如何创新?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多语种教材开发?多语种教材中如何进行文化呈现与国际传播?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以及外语专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12月27日,40余位来自不同语种领域的专家齐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就这一系列紧迫问题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旨在为推动外语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与智慧。

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岩松校长诚挚感谢与会专家的支持。他表示,上外始终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高端外语人才,推广“多语种+”模式,与时俱进地推动外语教育发展。外教社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在多语种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李校长希望与各位专家深化合作,探索外语教育的新路径,为时代课题提供解决方案。

外教社丁毅社长回顾了多语种事业部的成就,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丁社长介绍,多语种事业部自2008年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汉俄大词典》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和上海市图书奖一等奖,成为词典出版的代表作;“一带一路”国家当代文学精品译库入选国家重点出版规划,为文化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新编日语》《俄罗斯文学史》《德语综合教程》等多部教材凭借卓越的内容设计和价值引领,荣获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奖项,进一步推动了多语种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丁社长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并期待大家继续为外教社多语出版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外教社将与行业同仁一起踔厉奋发,携手同行,为新时代“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助力多语种教育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论坛开幕式由黄卫副社长主持。他指出,今年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5周年,也是外教社成立45周年。本次论坛作为上外校庆和外教社社庆的系列活动之一,汇聚了外语研究与教育领域的顶级专家,共同为多语种教育建言献策,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全球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这样的交流尤为重要和宝贵。

议题一 数智时代高校多语种发展困境与突破

11位不同语种专家,在许钧教授的召集下,围绕数智时代高校多语种发展的困境与突破这一议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解读困境,贡献突破方式。

庄智象教授认为,当前多语种发展趋势向好,机遇大于挑战,这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然而,在数智时代,我们需要积极拥抱技术,培养相应素养,同时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并期待其在未来不断进步。面对多语种教育的困境,庄教授梳理了六点问题,包括对国家战略认识不透彻、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全、教材建设滞后和资源投入不足等;为突破这些困境,他提出了六点建议:深入理解国家要求,调整办学定位;缩减不具备条件的专业;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完整的教材体系,促进多语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曹德明教授指出,当前各语种高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相关专业教师缺乏动力和活力。为突破困境,他建议不应盲目追求规模,而应向内突破,根据自身实际发展语种。外语类院校应遵循国家标准,避免同质化竞争,与此同时,外语学科需守正创新,增加高质量人才投入。

户思社教授指出,当前外语教育面临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双重困境,数智技术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导致需求变化,而教育自身结构性问题难以适应。为应对挑战,他建议构建核心算力和大模型,形成竞争优势;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内部配置;并加强对对象国的研究,以适应内外部变化。

姜锋研究员认为,外语教育机会众多,关键在于如何自信地把握。语言多功能性要求外语教育调整策略,重视素质与技能思维培养。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立足现有资源,以开放思路考虑外语教育。

邱鸣教授指出,在数智时代,我们应积极拥抱技术,并将数智思维融入教学指导中。本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教学技能大赛创新性地融入了AI元素,值得称赞。面对AI时代的困惑,教学一线期待出版社发挥引领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认知与使用新技术。

宋协毅教授提到,数智时代的外语无用论对外语专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导致学生报考率下降,教师信心受挫。为稳定教师心态,高校需合理优化“非升即走”政策,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同时,外语专业设置需充分论证,撤销专业时也需谨慎,避免盲目跟风。

谭晶华教授非常赞赏外教社在本届日语教学大赛中融入AI的努力,并强调高校多语种教学需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避免同质化和平庸化。高校应准确判断教学目标,宽基础、多路径地提高教学质量,努力驾驭并超越机器。

王松亭教授认为,数智时代是客观现实,多语种教育依然必要。当前外语教育面临认知、招生、培养和就业四大困境,但人工智能始终是工具,无法替代人类。他建议正确认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区别,推进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外语教育方式;探寻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通过政策牵引、搭建平台、模式创新,促进外语教育向更宽层次拓展,以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确保外语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修刚教授强调守正与创新并重,坚守立德树人、文明互鉴的原则,在教学方法和路径上需创新,利用数智技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主动性,鼓励多样化外语学习,在变革中寻求创新。

徐真华教授的发言强调了数智科技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它打破了大学边界,推动了个性化学习。他提出天地云融合施教的新模式,即热门学科以慕课方式跨国选学,同时结合面授与数智技术提供新知。针对当前高校改革,他提出了裁撤低就业率专业、强化交叉学科等策略。徐教授还特别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数智时代下需保持人文性、前沿性、多元性,警惕工具理性,注重守正创新,以塑造学生的精神与人格。

朱鹏霄教授认为,此次议题切中了数智化时代外语教育的迫切需求与痛点,如出版社面临纸质出版困境,数智化平台建设尚未完善,小语种资源相对匮乏。为应对挑战,各语种应挖掘生存点和特色,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同时,需积极拥抱新技术,加速数智化开发和建设,提升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运用能力,推动外语教育创新发展。

议题二 “一带一路”倡议下多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多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一议题,11位来自各高校的专家在谢建文教授的主持下,结合自身学校和语种实践经历发表真知灼见。

常福良教授指出,外语专业需守正且重视人文教育,弥补创新不足。强调语言作为基础学科,应融入其他学科发挥基础作用。鉴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都离不开语言,且沿线多为非英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主动培养汉语及各国语言人才,探索 “外语 +” 和“+外语”等模式,同时树立新理念,借助人工智能等赋能外语人才培养。

范晔副教授认为,教师要宝爱其所学,守护其所学,对所学有自信并热爱,以此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动力,师生共同努力,提升学习效果与学科魅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推动教育发展。

胡学星教授指出,在 “一带一路” 背景下,我国与沿线俄语区国家的交流存在问题,如双方互派留学生数量较少,对俄语区国家国情了解不足,且外语人才难以满足深度合作需求,师资局限与课程体系调整困难。因此,应着力培养双向国际化、双语双科、宽口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李双志教授从复旦大学德语改革创新的实践出发,他指出,外语学科面临新常态,而“一带一路”带来希望与创新机遇,外语作为关键纽带作用凸显。外语学科应调整布局,探索“文文”“文理”融合创新路径。

刘晓芳教授强调,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重点关注“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并指出实践对“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随着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需相应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陆经生教授以数字串联发言,指出外教社是西班牙语教材出版最多的出版社之一,并展望了西班牙语专业的美好前景。他强调国家重视与拉美关系,中学西语教育蓬勃发展,双语及“外语+”、合作办学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是西语专业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各种理念与举措的落地。

王丹教授以北京大学为例,从学科内外探讨外语教育创新路径。在专业内部,北大积极探索新模式,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外语+”人才培养范围,与校内其他学院开展跨学科合作,培养中外文化摆渡人与中国故事讲述人。在学科外部,北大为非外语专业学生开设选修课,助力“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普及,守正创新,为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魏育青教授提出跨越性人才培养的八点思考,强调T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他指出,世界变化快速,需强调人才培养的动态性和开放度。T字型人才培养应避免千篇一律,各校应具独特性,且重视关键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不确定性的挑战。

袁筱一教授指出外语专业面临两大危机:高端外语人才需求与学科重要性受质疑的矛盾,以及学科缺乏跨学科转型的能力与必要性。为此,她提出应对之策:重新思考外语人才培养本质,如翻译专业应超越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同时,应当培养既立足本学科,又能拥抱跨学科知识的外语人才,以应对时代挑战。

赵爱国教授认为,外语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正面临衰退危机。他建议深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在国家意识框架下规划其发展;此外,还需创新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课程体系,以应对挑战,推动外语学科焕发新活力。

郑体武教授指出外语教育面临三大危机:人工智能的介入、外语专业关停并转现象及小语种专业无序扩张。而应对之策在于: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和效益,控制小微语种规模,计算成本并增设小语种选修课,实现“专业+外语”和“外语+”的双重模式;同时,亟需提升小语种专业师资水平,以应对挑战,促进外语教育健康发展。

下半场会议由多语种事业部岳永红主任主持。岳主任指出了多语种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感谢与会专家的积极参与,并期待通过深度讨论促进多语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议题三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多语种教材开发

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高洁教授召集了7位来自各个高校的知名专家,共话“人工智能赋能多语种教材开发”这一主题,为多语种教育迈向更高水平提供前瞻性思路。

王文新教授认为,数智化发展深刻影响了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理念。通过对比美国和欧洲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不同方向,王教授强调,中国的外语教材研发不仅要注重技术和效益,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工智能的发展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

陈壮鹰教授指出,当代纸质教材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传统的纸质教材带来的盈利正逐步收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出版社也应当从教材的编者、印刷者和提供者向全流程的供应商转变,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提供可定制的学习平台和个性化的辅导与反馈;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创造沉浸式的外语学习环境;通过联通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实现互动式、合作式的学习。

毋育新教授强调,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语言智能。而教材的编写也需要融入AI技术,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开放式的教材编写,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完善,从而达到利用AI技术赋能、引领多语种教育发展的目标。

李磊荣教授以自己利用360AI和ChatGPT制作教案的过程为例,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对于提高教材编写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和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意义。呼吁教材编写者利用AI工具提高编写效率和质量,开发出更多更适合当代师生使用的多语种教材。

李媛教授从开发数字教材的重要性、数字教材是怎样的教材、目前的数字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数字教材研究的必要性四个层面,展望了数字教材与多语种教育的发展方向。李教授总结了数字教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指出了其在版权和师生互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拓宽视野,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深化数字教材研究。作者与出版社也应当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刘云虹教授从翻译教材编写的角度讨论了AI赋能教材开发与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意义。刘教授指出,AI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语料资源,但其输出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然有待加强。在此前提下,需要着力培养能够反向赋能AI、进行译后编辑的高端外语人才。在教材中将实践经验与翻译理论、翻译技术与价值理念、对技术的运用和对人的想象力的开发相结合。

于漫教授分享了她对于“如何利用数字教材培养外语人才?”这一问题的看法。于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交互模式、文化适应性及自动评价和反馈可以为教材的个性化编写和使用提供启发,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性建议,从而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议题四 多语种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与国际传播

多语种教育不仅是培养跨文化人才的关键途径,更是推动国际理解与和平共处的重要基础。在王加兴教授的主持下,7位不同语种的专家齐聚一堂,就多语种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与国际传播的意义、路径、策略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周异夫教授从文化交流和文明共建的视角出发,重点阐释了外语教材建设中的文明互鉴与中国文化呈现。周教授提出,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高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和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向世界传递一个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也能够展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赢共荣的美好图景。

黄玫教授关注外语教材的文化传播功能与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认为外语教材能够也应当参与到国家形象的建设中。在外语教材中引入文明互鉴的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也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最终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

黄克琴教授以自己编写“感知中国”系列教材的经验为抓手,分析了外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呈现的具体策略。黄教授指出,为了更好地通过外语教材向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文化,需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语言基础有针对性地使用技术手段辅助教材编写,并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文化呈现的自主性。

金基石教授从韩语专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出发,介绍了韩语教材中文化呈现的不同形式。他认为,外语教材在展示文化特色时应通过国际化的视角寻找文化间的共性。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多语种教材应该平衡本土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呈现,深入挖掘不同文化的内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李紫莹教授梳理了西班牙语教材建设的三个不同阶段,强调当代外语教材应该兼顾语言知识学习与文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用有专业内容的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国别与区域研究。在此过程中,也应坚持中国立场,警惕来自美国的意识形态冲击。

卢铭君教授从德语教材编写的实际案例入手,认为当代的外语教材编写者需要打造一批“精而准”,而非“大而全”的新形态外语教材。卢教授强调,外语教材应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展现多样、生动的文化场景,以创新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外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

徐亦行教授认为,外语教材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传递知识、启发思考和塑造价值观的多重功能。在当前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下,外语教材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传授,还要融入文化传播的使命,充分体现思政元素,以实现语言学习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论坛最后,孙玉书记对所有参加讨论和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外教社多语出版事业的专家学者致以衷心感谢。孙书记总结了论坛的四大议题,高度认可了本次论坛的丰富成果。他指出,数智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内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多语种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AI赋能为多语种教材的开发注入了创新的动力,对外语教材中文化呈现的探讨则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孙书记表示,本次论坛不仅为多语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的外语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坛照片直播观看人数达17500人次,在外语界引发热烈反响。从数智时代的创新发展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理念革新,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助力到文化内涵的细腻表达,与会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唤醒了多语种教育的无限潜能。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次对于多语种教育未来的美好畅想。本次论坛虽已结束,但教育的征途远未止步。我们期待这些思想的种子在未来发芽,生长为参天大树,为多语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初审 / 查依帆 编校 / 责任编辑 / SISU
返回原图
/